大年初一早上,天安门广场令人激动的升旗仪式后,在京过节的记者准备去西城区约见朋友。怎样走呢?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及时凑过来说,“同志,外地来的吧?到哪儿去,我告诉你,每一条街道我都很熟悉!”
见记者略有迟疑,老人笑得更灿烂了,“不信?你到哪,我给你指路,一定不会错。”
冷不丁地,就遇到了中国第一代女交警。这位老太太名叫吴凤琴,是北京市交警系统中的第一个全国“三八红旗手”。每逢春节,她都要到天安门走走。“这个点儿到天安门,人流量少多了,不会堵车。”她说。
吴凤琴接受记者采访
1958年11月初次上岗时,18岁的吴凤琴可没这样落落大方。“我以前在公社开拖拉机,听说要招女交警,就报名考试了。”她说,“没想到,成了新中国第一拨160名女交警的一员。刚上班,有点儿紧张,北京历史上可从来没有女性干交警的。”
1959年8月的一次暴雨,让吴凤琴一夜成名。下班后她听说宣武区双槐树的一个社区被淹了,就马上到现场。见一位老大娘还在土炕上发呆,雨水即将上炕,吴凤琴毫不犹豫地冲进屋把老大娘背了出来。刚到院子,那个房屋便倒塌了。这一事迹在报刊电台上广泛报道,加上她敬业爱岗,吴凤琴被评为北京市交通系统的第一个“三八红旗手”,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
吴凤琴在北京市交警局当交通指挥接线员时对首都路况了若指掌
穿裙子、烫卷发的女交警成了首都的一道风景线。到1960年,周恩来总理听说女交警酷暑严寒站岗太辛苦,就下令换做内勤,吴凤琴成了交通指挥接线员。“我们不仅熟悉北京的每一条大街小巷,而且还能把相关电话号码背得滚瓜烂熟。接到电话,3秒钟内就能把事搞掂,通知交警或消防到哪里。”
年轻时的经历,给吴凤琴留下挥不去的自豪感,也养育出“勇敢的心”。后来她被任命为派出所副所长、指导员,1983年接到拦截枪杀多人的犯罪分子“东北二王”的任务后,领了手枪就上街。“那时候真不怕什么,只想辨清楚哪些人形迹可疑。”吴凤琴告诉记者,“我真想一枪撂倒他们中的一个,因为我对街巷比他们清楚多了。”
中国第一代女交警吴凤琴
为深入采访,记者到吴凤琴家中,看到很多照片和报道。这位老民警,依旧激情昂扬,仿佛要随时待命出发。离开她家时,她脱口而出,“最近的线路是……”
来源:深圳特区报
编辑: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