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画派传人汪友农画展关山月美术馆开幕
记者 尹春芳
2016-06-26 23:55

poster[1]

由深圳市文联、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梦廻新安——汪友农中国画艺术展”日前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汪友农中国画作品逾百件,充分展示了其艺术风格以及他在不同时期在艺术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

1972年重任在肩(118

1975年稻是队里的(91

汪友农(1939—2015)出生于安徽南陵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数十年在安徽南陵师范和合肥学院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桃李满园。汪友农曾师从现代著名女词人丁宁和国画大师黄叶村,擅诗词、精翰墨、懂鉴赏,尤其在中国画方面造诣较深。他早期主攻人物画,画作生动传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后期汪友农创作了大量山水画和花鸟画作品。

在艺术领域, 汪友农一直坚持传统,不断探索,笔耕不辍。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事主题创作,作品《重任在肩》、《稻是队里的》获得广泛好评。其中《重任在肩》曾作为年画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八十年代开始投入极大的精力宣传推介新安画派代表画家黄叶村的中国画艺术,曾主编《中国近现代名家黄叶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和《黄叶村画选》(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晚年随子女客居深圳。汪友农毕生潜心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尤其致力于传承新安画派文脉,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鲜明艺术语言与风格。

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

黄叶村是新安画派山水继承传统、亲近自然、注重个性笔墨的近代大家,也是汪友农的恩师。在他的影响下,三十多年来,汪友农在山水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认真从临摹入手,学习和借鉴古人前人的笔墨语言尤其是程式技法,例如他临摹宋人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大大地提高了他对于山川树石结构形成的气势。他对古人的石法、树法,有了深深的体会。结合他亲身接近黄山、九华山的体验感受,赋予了他的山水画活泼的生命力量。

1982年山村古木(84×41cm)[1]

2014年5月4日《光明日报》曾发文介绍他的艺术成就,文中指出他的山水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画家融入物我两忘的自然情境,将无形的人生感悟融入到有形的自然中去,代表作品有《李白南陵行》和《九华秋色》,这些作品抒发了画家宁静、恬适、飘逸的情怀,表现了画家人山两忘的情境;另一类是表现画家对喧嚣现实的回避和对山林野逸生活的向往,如《山村古木》,画家表现的是秋天皖南农村古厚、宁静的小景,给人一种世外桃源之感,表达了画家对自由、恬淡生活的向往。

1992年石涛笔意[1]

此次画展系统的回顾了汪友农的艺术生涯。第一部分是他早年的主题创作,为上世纪60-70年代所作,以水墨写实的手法进行人物画创作。这部分作品数量较少,但却是汪友农进入美术领域的关键阶段。

2009年亚港昆(138×69cm)[1]

其次是山水画。山水是汪友农最重要的题材,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也是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按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的论述,汪友农的山水画分三类。一类是写生之作,另一类是临古之作,第三类是创作。中晚年主要受新安画派画家黄叶村的影响,“回归了新安派传统,走上尊写意、尚造境、重临写、讲笔墨的道路。”(薛永年语),而这一部分作品是展览的主体。

第三部分是花鸟画的研习与创作。汪友农的花鸟画仅次于山水,也是他很着力的题材。早期受黄叶村的影响,多画四君子,花鸟禽兽等,后期研习海派写意,逐步形成自己色彩浓艳的特色。这些作品大多保持着传统图式,与传统文人的生活雅趣相呼应。

 坚实传统根底上下求索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黄治成表示,之所以叫“梦廻新安”,新安既指汪友农晚年对新安画派的回归,也指晚年他寓居深圳时对家乡皖南的回望与思念。

2013年皖南风貌(138×69cm)[1]

“一生痴迷诗与画”是汪友农的自述。他一直强调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博采各家之长形成自己风格的重要性。他强调写诗作画最怕模仿前人,也怕重复自己。他还曾写了一副对联:“前学苏(联),后学美(国),美中不足忘(亡)国粹;昨仿齐(白石),今仿张(大千),张冠李戴无自己。”

到了晚年,汪友农他随子女客居深圳,潜心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尤其致力于传承新安画派文脉,于传统中不忘创新。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认为,汪友农不仅是一位尊师重道的传统守护者,更是一位诗书画全能、人物山水花鸟兼善的中国画家。“通过《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汪友农》卷和展览,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艺术家数十年筚路蓝缕的心路历程,也为我们研究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提供了一个具体而生动的案例。”

2014年飞天(138×69cm)-fm[1]

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在《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汪友农》的序中这样评价汪友农:“他的艺术既不媚俗,也不欺世,而是不息地寻找并表现真善美。他的人物画创作,超越彼时的时风,真诚歌颂了平凡生活中的高尚品质,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而他的山水花鸟画,寄予了高尚的情怀,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体现了‘神与物游’的超越精神。”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孙克在评价汪友农时表示,“汪友农先生一生热爱艺术,他深刻地理解中国画百年变迁,社会对于艺术的制约和需求,对于艺术发展带来的影响。他青年时期积极从事创作,显现了很高的才华。他对于中国画的热爱发自内心,孜孜不倦地自我磨砺,坚忍刻苦,甘守寂寞,对于名利闻达看得很淡,体现了高尚的人格艺品,更令他的艺术深沉厚重,格调高古。”

此次展览时间为6月24-29日(周一不休馆)。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