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切入点,坚持普法宣传和执法办案相结合,坚持条块责任与协作配合相结合,坚持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与注重实效相结合,多形式、多维度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一、抓组织领导,加强法治工作保障
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手段,做到普法工作制度化和系统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大鹏新区年度普法规划和普法工作要求,该局细化分工、明确标准,制定了该局的普法责任清单,明确了普法工作重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主动抓、其他科室配合抓的良性普法工作格局。
二是提升法治素养。坚持履职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该局共有8人通过司法考试,27人持有行政执法资格证,其中在编在岗人员均考取了民族宗教事务执法证。积极开展大鹏新区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共176人次参与在线学习,层层选拔并遴选8人参加市比武竞赛,连续两年获优秀组织奖。
三是加大保障力度。该局紧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加大普法投入,通过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征订读本,印发资料、宣传手册等,为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员、物质保障。
二、抓法律学习,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治意识。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局务会第一议题,宪法、党章、党纪、民法典等法律书籍作为必读书目,将宪法、法律法规作为党支部三会一课、局每月业务交流会的学习内容,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普法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按要求组织局公职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网上学习及考试,实现人员参考率100%,合格率100%,其中国家公职人员学法考试优秀率100%。
二是制定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该局成立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劳动法律政策专班,制定《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点对点”接送员工返岗车费补贴的操作指引》《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介绍补贴的操作指引》,做好企业返岗复工工作,支持企业以“点对点”接送方式组织员工返深;就企业关注的工资待遇、用工管理、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等问题进行研究,梳理5000余字工作指引,通过新区根治欠薪专栏、企业微信群等形式为企业进行政策解答,为推进疫情期间新区劳动关系平稳和谐奠定了政策法规基础;协助新区企业复工复产专班出台《大鹏新区企业复工复产惠企政策明白卡》,将法律支持送到企业,及时缓解企业复工难、用工难问题。
三是强化培训,提升工作技能。该局邀请了市保密局原副局长为统战社会建设系统讲授保密法规业务提升课程,举办新区劳动管理业务培训班、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业务培训班,开展新区侨务系统普法宣传活动等,通过理论+政策+案例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
四是与时俱进,全面学习民法典。该局全体工作人员人手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邀请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律师围绕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等各编重要内容展开解读学习,重点围绕婚姻家庭编拍摄了民法典微课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条文,并获得大鹏新区民法典精品微课评比二等奖。
五是制定规范性文件,开展政策解读。该局制定了《深圳市大鹏新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暂行办法》、《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介绍补贴的操作指引》、《深圳市大鹏新区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规定》、《深圳市大鹏新区社会组织项目扶持计划实施细则(试行)》、《大鹏新区稳定和吸纳巴马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5个规范性文件,从起草规范性文件到正式印发,在新区政府在线网站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印发时及时开展政策解读,促进社会公众对相关办法、规定的理解和认知。
三、抓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把普法工作和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有意识地在日常工作中把涉侨涉民族宗教、劳动、婚姻、残疾人、退役军人、社会组织登记等法律法规向服务群体、服务对象、社区群众解说。为民办事的过程,也是该局的普法过程。
二是依托网络平台展开宣传。该局充分利用政府网站、QQ群、微信群等平台宣传劳动法律法规50余条。2019年,依托新区政府在线网站开通了“根治欠薪进行时”专栏,设置政策法规等5个板块,今年更新信息15条,效果明显。
三是扎实开展专项宣传活动。该局结合日常巡查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主题宣传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劳动法律法规进街道、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宣传活动15场,派发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直接参与者达3000余人。
四是利用重要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该局以“5.1”国际劳动节、“12.4”宪法宣传日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宣传周、纪念日为契机,组织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员工关爱活动10场、员工个案服务50人次,企业和员工访谈服务2000人次;拟于12月开展3场宪法宣传活动。
五是利用公众服务窗口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该局在新区婚姻登记处加入普法宣传元素,大屏幕循环播放宣传标语、设点摆放民法典册子、派发普法小册子300本、举办婚姻辅导讲座1场、咨询3场等方式,宣传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的家庭美德,营造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持续加强家庭文明建设。
六是发挥阵地效能。该局以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场所的“四进”活动为载体,为宗教场所新增制作法律法规宣传栏3个,派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摘编》、《广东省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政策法规应知应会》等资料900余册,组织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宣传修订后的宗教事务条例,强化宗教法律法规宣传环境。以各办事处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为阵地,新区残联牵头各社区残协积极开展普法讲座14场次,在助残日开展11场次《残疾人保障法》普法宣传,张贴宣传海报300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发布小视频121次等,服务人群达1609人。以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点为“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为来访的退役军人军属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其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共计开展3场政策法规宣传座谈会,服务 60多人次。上门发放宣传手册1 次,共计服务10多人次。
七是以案释法。该局认真研究案件类型,梳理典型内容,以贴合实际生活的案例,生动、形象地解读法律条文。今年梳理了4个涉劳动领域典型案例,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工提供教育示范。
四、抓工作创新,推进普法效果提升
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将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以案释法,推进普法效果提升。
一是创新约谈制度。该局建立事先约谈制度,约谈拟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负责人,通过详细讲解《慈善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让社会组织负责人能够更清楚了解到其所承担的责任,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的登记成立业务办理效率及降低违法违规情形发生率,有利于降低需要执法时抗法的可能性。2020年,我局先后对拟成立的6家社会组织共计22人进行了约谈。
二是转变监管模式。该局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在全市首创民间信仰场所“十严禁”负面清单,建立民间信仰场所底线管理方法,联合宣传、政法、公安等部门及各办事处加强分析研判,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多部门快速反应机制。依法、创新管理宗教和民间信仰事务,得到市民宗局的充分肯定,全市民间信仰工作现场会于10月30日在大鹏新区召开。
三是依法治理工作项目化。该局将保障员工工资支付列为依法治理工作项目,通过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日常检查、约谈等方式,预防和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出动了198人次,检查99家次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涉及劳动者13761人次,依法、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文明执法。该局将执法与普法、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在实地检查的过程中,向养老机构、社会组织、用工企业等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宣讲。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困难,该局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监察案件办理指引》中的“执法中主要通过对用人单位指导、建议、提醒、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等方式,规范用工行为,督促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动改正违法行为”的要求,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劳动+仲裁合力联动,提前介入,积极开展劳资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柔性执法,及时主动纠正违法行为,未发生一宗处罚案件。新区未发生严重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及30人以上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或个人极端事件,劳资关系总体和谐稳定。
编辑 伍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