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自然课堂再出发!走读生态人文西涌
读特记者 陈碧霞
2020-11-16 14:40

被誉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西涌,是大鹏半岛生态人文“宝藏”之地。11月15日,2020年深圳读书月主题活动暨大鹏自然课堂秋季行开启走读之旅,探索西涌片区这一浓缩了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山海宏篇。

▲与“半岛树王”西贡古樟树爷爷合影。

活动由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主办,南澳办事处协办。“大鹏自然课堂”系大鹏新区综合办(文明办)打造的生态品牌活动之一,2020年获评第十七届深圳关爱行动“十佳创意项目”。本次大鹏自然课堂秋季行与2020年深圳读书月大鹏新区主题活动结合,以走读形式去探索西涌自然村落里古树的生命传奇、河流的生态系统以及广为传诵的人文故事,手绘西涌人文生态地图,共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展望西涌“超一流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建设蓝图。

■ 探访树龄约570岁的“半岛树王”樟树爷爷

当天,在深圳知名自然教育讲师马海鹏的带领下,活动走进西贡、鹤薮等自然古村落,探访这片山海之间最年长的古树“原住民”。

▲听马老师讲古樟树爷爷的生命传奇。

在有趣的“种子”分组游戏之后,活动第一节课在西涌社区西贡村的古樟树下“开讲”。被尊为“大鹏半岛树王”的西贡古樟是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树下石铭牌上有着它的名片:编号440307583,樟树,树龄565年,2015年9月。“樟树爷爷估测树龄约570岁了。”马老师跟大家介绍了古树年龄的测算方法、古树如何分级保护。指着树上的广东隔距兰、伏石厥类等其他植物,马老师告诉大家:“樟树爷爷的大树冠也是鸟儿和昆虫的家,小鸟们吃了其他植物种子,在拉粑粑的时候将种子留在了树上,它们也就将家安在树干上了。”

捡起古樟树掉落的红色叶子,大家好奇地闻一闻樟叶的味道,还触摸了樟树爷爷沉淀了生命苍桑的粗糙的“皮肤”……见证了数百年历史的古树像一本厚重的自然之书,等待着我们去读懂它们的生命密码。

▲探访西贡河。

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之地的西贡村溪流环抱,队伍沿着刚完成整治的河道,前往探秘西贡河。这一道小小的溪流,便有着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呈现:美凤蝶和报喜斑粉蝶前来引路,水蜘蛛、红蜻蜒伴着山涧清泉的歌声嬉戏,正孵育着200多个宝宝的螳螂卵鞘,高大的血桐树与了不起的“落地生根”,还有一片火山岩暗藏了大鹏半岛1.45亿年前古火山的故事……

■西涌防风林的植物智慧

长在沙滩上紫色马鞍藤不是牵牛花,防风能力超强的木麻黄也不是马尾松……活动还走进西涌沙滩,了解木麻黄等海滩防风植物的生存智慧。原来,为减少吃风力、增强抗风性能,木麻黄的叶子已退化为鳞片,附着在它细长而下垂的小枝上。

▲认识木麻黄的防风生存智慧。

如今,沙坝上那一大片木麻黄防风林中,有的依然挺立,有的却只有光凸凸的树干……这片在2018年遭受过超强台风“山竹”重创的防风林,将结合这场台风记忆,规划成生态科普教育点。

这也是对西涌人敬畏自然精神的传承。西涌位于大鹏新区西南部,由8个自然村组成,因临海而居屡遭台风侵袭,为了防台风,当地华侨从海外带回香蒲桃林树苗,精心培育,形成防风林。位于沙岗村南西路边的这片面积约250亩香蒲桃林,已成为珍稀的亚热带香蒲桃林群落。因其树木繁茂,遮天蔽日,如蚊帐一样密实,又名“蚊帐山”。其中,南西路边便有数棵一二百年以上的香蒲桃、潺槁树等古树。

▲走读生态西涌。

如今蝶变中的西涌片区,西涌社区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侨城深东集团联手,共同打造这张亮丽的滨海旅游名片。西涌作为大鹏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点区域,新区将保护山、海、林、田、湖、沙、岛生态共同体,践行生态安全、全域旅游、社区共生的发展策略,加快规划建设成“超一流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大鹏所城曾选址西涌

当天下午的活动,在如今的南澳廉洁民俗文化馆、建于1951年的鹤薮小学门前“上课”。活动邀请大鹏本土人文研究学者陈保元主讲。作为高级工程师的他也是大鹏本土知名作家,著有南澳旅游资源图志、大鹏本土文化概要等著作。

“鹤薮小学前身是鹤薮书院,原为私塾。1951年在现址兴建的鹤薮小学,1961年搬迁至沙岗,改称西涌小学。”陈老师表示,西涌有山有海、古村古树众多,至今留传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文故事,也留下东纵游击队的不少红色足迹。

▲陈保元老师讲述西涌人文故事。

在2000 年9月深圳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西涌口遗址,是大鹏半岛上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的早期遗址,目前虽因发现遗物数量极少,没有像大鹏咸头岭遗址一样被保护起来,但也是西涌早有人类居住的历史记载。

相传,大鹏所城最初选址在南澳最南端的西涌。在新屋村附近,便有明代洪武年间开筑的大鹏所城遗址。在该村东面的狂芒上山顶,还有一个“南澳明旧大鹏墩遗址”。而西涌片区因大鹏所城最初选择在此,也被称为“南门头”“老大鹏”“旧大鹏”等。

▲跟着当当老师参观鹤薮古村民居。

在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曾将一些重要的设施设立于此,如《南方日报》的前身《前进报》,当年便在西贡村谭仙古庙设有印刷厂;而南社村曾是东江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地点,游击队曾在此设立有医院、报社、兵工厂、办公场所等。

■走读分享会:作为西涌人,很骄傲!

约570岁的古樟树,流水涓涓的西贡河,河道上飞舞的美凤蝶、红蜻蜓,长着的叶子像大象耳朵的血桐树,有毒的海芋,能抗台风的木麻黄,还鹤薮小学及讲故事的陈保元老师……孩子们将当天走读活动的所见所闻,分组共同手绘了自己心中的西涌生态人文地图,并进行了活动分享。

▲手给西涌生态人文地图。

来自大鹏的女孩钟欣妍表示,本次参加大鹏自然课堂活动,最喜欢古樟树,特别是它叶子香味非常独特,可以做成了樟脑丸驱赶害虫。而来自葵涌的小女生周琳萱展示了一路记录下来笔记,高兴地说:“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日记内容了!”

▲分享活动成果。

“原来,薮是聚集的意思,鹤薮就是白鹤喜欢聚集在这一块地方!”12岁的徐韵希从小在鹤薮村长大,听了陈老师的讲述之后,她激动地说:“今天终于知道鹤薮村名字的由来,还有参观了鹤薮小学里的南澳廉洁民俗文化展,才知道西涌这么有文化!今天,我重新认识了西涌鹤薮村这一片土地,作为西涌人,我感到很骄傲!”

(晶报供稿)

编辑 刘珂

(作者:读特记者 陈碧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