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在备受瞩目的杰出贡献奖颁奖环节,两家深圳企业再次成为焦点:腾讯获“社会贡献类”杰出贡献奖,中兴通讯摘得“创新突破类”杰出贡献奖。一个“科技向善”,一个“AI向实”,这已是两家企业连续第二年获得这一奖项。

颁奖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世界互联网大会自2024年起设立杰出贡献奖,包括社会贡献类、创新突破类和成长潜力类三个类别,旨在表彰在全球互联网相关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企业。去年,腾讯和中兴通讯纷纷摘得第一届的杰出贡献奖。
今年,奖项吸引全球近200家科技巨头与新锐企业申报,涵盖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医疗健康、金融等多个领域,展现各方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的生动实践。经专家评审,共有5位个人和14家企业获得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
腾讯:把“向善”写进底层代码
“腾讯秉持‘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用科技的力量推动公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围绕‘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做出多维贡献。”颁奖词不长,背后却是一家深圳企业的向善底色。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对腾讯而言,“科技向善”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入企业基因的选择。
“累计筹款超过367亿元,用户捐款超过17.9亿人次,帮助逾13.8万个公益项目筹集资金”,这是自2007年腾讯公益平台诞生以来,交出的最新成绩。
2015年起,腾讯公益联合公益机构、用户、企业和媒体等,共同发起“99公益日”,并于 2024 年升级为“久久公益节”,成为中国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场景最多元的全民公益行动日之一,累计用户筹款超过183亿元,吸引超过2.4万个公益机构、6.7万个公益项目参与。
2021年,腾讯进行第四次战略升级,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纳入公司核心战略。在基础科研领域,腾讯于2022年宣布10年内出资100亿元人民币,发起“新基石研究员项目”,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社会应急领域,腾讯联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推出“中国地震台网” 全国微信地震预警小程序,有效发挥防灾指引作用;此外,腾讯构建起数字化“网约式”社会应急救援网络——“5分钟社会救援圈”。
随着AI时代拉开序幕,腾讯凭借“自研+开源”双引擎驱动,深入实践“人工智能+”战略,在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殊群体情感陪伴、智慧医疗、数字文化、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展开探索,推动AI向善而行。
中兴通讯:让算力像水电一样普惠
如果说腾讯此次展示的是科技的“柔软”,中兴通讯则带去了“硬核”创新。
今年中兴通讯以“算力普惠,AI向实”为主题参展。大会主论坛上,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分享了公司在开放与合作、安全与伦理、普惠与赋能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探讨了互联网如何可持续发展。

中兴通讯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展台。(图片来自中兴通讯)
公司的“基于异构资源池的城市智能体”方案入选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十大首发成果。方案以乌镇千卡级国产异构智算资源池为底座,融合高性能网络与绿色低碳架构,支持多厂商GPU兼容与算力弹性调度,通过“算力+平台+生态”一体化模式,培育具备行业影响力的城市智能体解决方案,助力城市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中小城市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范式。
此外,“中兴通讯非洲信号升格计划”收录于《2025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集》。
奖项的背后,是持续高投入的技术创新策略和“底层创新+生态聚合”的坚定实践。面向连接,中兴通讯致力于通过5G-A和6G技术,构建覆盖地面、低空及高空的全域通信,并携手运营商和产业伙伴,打造城市低空无人机血液运输项目,率先实现5G-A通感一体技术。面向算力,中兴通讯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智算超节点系统”,接连斩获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奖和2025中国算力大会年度重大突破成果奖,已初步建成国产化智算产业开放生态系统。而公司开源的“Co-Sight超级智能体2.0”能够实现分钟级构建AI应用,让算力像水电一样普惠。面向家庭,中兴通讯依托超1亿台年家庭终端发货量,以及对全球亿万家庭的服务基础,构建终端即服务的AI家庭新范式。面向个人,中兴通讯打造终端全场景智慧生态,加速AI普及普惠。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彭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