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深圳市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家低碳城论坛期间举行的绿色低碳技术路演及项目配对会上正式发布。
安全节能环保产业是深圳市重点发展的“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主要是指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分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安全应急四大领域。

《报告》指出,从整体来看,资源循环和安全应急属于稳健增长的情况,而高效节能和先进环保产业增长总体稳定,呈现探底回升的复苏态势。
从企业的竞争格局来看,全球安防企业前50强榜单里,中国的杭州和深圳企业数量并列第一。环保领域的前50强里,北京、杭州、深圳、上海四大城市占比近半,深圳排第三。节能和循环的领域因为相对较广,没有全方位的榜单,《报告》呈现了一个细分领域前五强、前十强的集中度,其中,电池回收产能布局方面,基本集中在长江经济带、珠三角。
投融资方面,《报告》指出,安全节能环保产业2024年全年融资金额相对稳定,成长期融资与并购交易亮眼,投资机构的类型以创投和私募为主,其中有部分地方的公司较为活跃,包括山东财投、深创投、合肥风投等机构。从城市和领域的流向分布看,水处理、照明显示、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较高热度。从城市来看,深圳、北京、上海表现相对出色,依然是投资的热土。
知识产权方面,《报告》指出,受大环境影响,安全节能环保产业新增的授权发明数量有所下降,2024年共计新增有效专利17.5万件。但从结构上,发明专利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了36%,相应的实用新型和外观的占比进一步缩小。节能主要在换热、发动机方面。环保方面更注重污水处理和分离方法。资源循环的分离方法侧重于固体分离,也比较关注可持续的废物处理方式。
在政策方面,作为国家关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北京、深圳的政策发布频次是最高的,但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都是各个城市关注最高的类型。
记者从《报告》中获悉,2024年,深圳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的发展增速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在城市对比方面,《报告》从产业创新、产业成长和产业特色等维度,构建了一套城市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指标体系。从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结果来看,深圳位居第三,仅次于创新龙头企业和创新资源更加强势的上海和北京。不过从企业资质的维度来看,深圳的优等生更有优势,上市企业、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跻身前列。这一竞争力指数结果既体现了深圳孕育产业生态的能力,也意味着深圳的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的拓展推广还需要努力。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