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10月18日,为期3天的2025第五届先进电池产业集群论坛在深圳圆满落幕。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先进电池材料产业上下游企业代表等10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产业前沿动态和技术创新,共绘电池行业未来新蓝图。
此次论坛在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指导下,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主办,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和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联合承办。

固态电池等新一代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正到来
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康飞宇致辞时指出,在当前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圳及珠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电池技术的高地,正迎来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水系电池等新一代产品的市场化进程,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向未来,我们需重点发力新型储能领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电池行业不仅在规模上保持全球领先,更要在质量与创新能力上走在前列,实现从“量”的领先迈向“质”的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致辞时表示,中国在绿色集群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已从过去的跟从者转变为全球领跑者,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他建议,要推动企业实现从 “走出去” 到 “深度融入当地产业生态” 的转变。他呼吁企业与专家协同发力,共同争夺新能源电池等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为产业发展抢占先机。
深圳市科协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石兴中表示,2009 年我国 “十城千辆” 计划启动后,十六年间全球汽车与能源产业格局颠覆,中国主导的锂电池技术成为全球交通变革、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基石。深圳市依托 “政策、产业、资本、人才” 四位一体优势,形成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强劲。未来,深圳市科协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协同、人才交流及科技成果转化。
5项重量级平台和成果发布
本次大会重磅发布5项重量级平台和成果,将为电池和材料产业的研发、制造与应用提供新平台、新动能,开拓集群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广东省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中试平台的正式发布,打通实验室创新成果向产业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李宝华详细介绍中试平台的建设背景、服务模式、建设目标和建设基础。他指出,平台建成后预计每年将服务超过80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支撑电化学储能领域技术迭代,最终建设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国际领先的第三方高水平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中试平台,服务全国乃至全球电化学储能产业。

此外,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制定的《移动电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系统构建了深圳市移动电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框架,涵盖从产业链质量图谱、全生命周期管控到公共服务与缺陷召回的全链条体系,并通过建立质量分级、加强管理培训与科普宣传,全方位赋能产业提质增效,筑牢安全底线。
与此同时,由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等15集群促进机构和产学研单位牵头起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指南》标准正式发布。
此次大会上还举行了中国人保储能安心保企业合作意向签约仪式,为储能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此外,由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开发的DIKI高性能材料产业智能分析平台首发。平台涵盖实时全面的国内外产业数据,全维度数据的企业画像,全产业链人才及专利画像,通过深度整合全球产业数据与情报,为政企决策提供科学支撑,赋能产业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期间举办了2025先进电池产业集群论坛第三届“集群清新奖”颁奖晚宴,现场揭晓三个大类29项获奖个人及企业单位。其中,“清新杰出成就奖”1人,“清新杰出人物奖”6人,“清新新锐人才奖”7人,“清新标杆技术奖”9项,“清新低碳产品奖”6项。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