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好房子”建设,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好房子·好社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此次论坛以“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营造‘好生活’为主题,为“政企研学媒”协同创新搭建了交流平台。

会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围绕“好房子”建设全生命周期,交流探讨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经验做法,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部分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分管住房保障工作的负责人、相关领域的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会。
明确建设方向路径
今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

致辞中,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产耀东表示,深圳市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高质量推进“四好”建设,以百年品质筑就人居标杆、以智慧科技赋能美好生活,探索“住有宜居”的深圳方案。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陈必暖表示,广东省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模式重构、资源重整,着力推进“四好”建设。一方面,组织编制《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数字家庭建设评价标准》《广东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为“好房子”技术指引》等多项地方标准,为“好房子·好社区”建设提供标准化支撑。另一方面,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深圳深铁前海时代尊府项目、珠海华发珠海湾智慧住宅小区项目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房子”建设典型案例。
“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力气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级巡视员陈新表示,各地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推动力度,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将保障性住房率先建成好房子,引导商品房建成好房子以满足多样改善性住房需求,通过科技创新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同时,加大产业培育,打造涵盖建材、家居、家电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推动一批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向好房子建设集成商转型。此外,还要以推动城市更新为抓手,统筹推进“四好”建设。
“‘四好’建设离不开‘好服务’的有力支撑。其中物业服务既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更是关乎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朱文奇表示,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居住生活需求,要大力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物业服务进家庭,提供精准有效服务。通过党建引领,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体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在物业服务中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要素,提升物业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物业服务人员的培训,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支持好房子建设、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数字化与服务指导处处长葛峰表示,要围绕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紧紧围绕“好房子·好社区”建设,围绕助力缴存人更好解决住房问题的历史使命,不断优化和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引导和推动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让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更多人群,为筑圆老百姓的安居梦贡献力量。
探索“好房子”系统解决方案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好房子”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恩平表示,深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应,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扎实推进棚户区与老旧小区改造,强化党建引领,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完善“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机制。同时,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和全屋智能应用,推广应用智能家具、智能建筑、智能物业等创新产品。此外,深圳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房、二手房成交7.2万套,同比增长25.9%,去化周期缩短至12.5个月。

“好房子建设就是全面提高供给质量的水平,让房子更加优质;降低资源环境负荷,让房子更加低碳。”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建筑师刘东卫指出,好房子建设通过探索一条中国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创新构建当代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实现路径及其技术支撑与保障,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百姓生活、行业等方面的转型提供保障和支撑。
金融资金是“四好”建设、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杜晓哲谈到,浦发银行积极围绕“四好”建设加强信贷投放,推进产品理念和模式创新,创建“浦建”会客厅系列活动,围绕“四好”建设场景及八大任务,提供具有浦发特色的固定资产贷款、零售贷款、项目前端融资、产品融合贷款和经营性物业贷款等专项贷款产品。通过丰富的贷款产品货架和多种融资途径,为“四好”建设提供全周期的定制化服务。。
夯实服务支撑体系
“好房子”需要好服务,解决好群众有感的一些“关键小事”,为广大居民打造更有温度的幸福家园。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潘霞云表示,为做好金融服务支持,近年来,深圳市以“五个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市情民意,创新政策支持职工住房消费,实现各类群体全覆盖;聚焦服务创新,以“新模式+新技术”驱动“住房公积金+房屋交易”双业务融合发展;聚焦数字赋能,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入业务场景;聚焦党建引领,打造专业、规范的高素质队伍;聚焦时代使命,持续支持住有宜居。

物业服务行业如何承接好房子?对此,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程鹏建议,在物业服务行业落实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目前,国内缺乏针对具体房屋的强制性的分时段维护计划。开发商应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详尽的房屋维护说明书,政府部门应借鉴相关经验,制定房屋维护修缮计划,帮助物业服务企业明确开展房屋维护和保养工作的标准、规范,进而实现房屋资产的长期保值与安全运维。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结合实际工作,为推进“四好”建设提供务实经验。

会后,与会嘉宾实地参观深铁前海时代尊府项目、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感受“好房子、好社区、好服务”的系统构建与实施路径。同时,走访深铁置业大厦,体验TOD模式下四条地铁无缝接驳、绿色建筑、低空经济应用与智能运维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


此次活动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住房公积金监管司指导,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支持,深圳市城市更新局、深圳市住房保障署、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协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承办,华信永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晓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