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西丽松坪山公园内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楼栋长学院”项目启动暨公益服务市集活动在此举行。南山区西丽街道以松坪山社区为试点,率先推出“楼栋长学院”赋能项目,通过“选、练、用、评”四步培育机制,系统构建楼栋长成长与作用发挥的新路径。

从“有名”到“有实”,楼栋长迎来新身份
楼栋长,作为最贴近居民的基层服务角色,长期以来面临着职责不清、能力不足、支持不够的困境。西丽街道虽已建立楼栋长联合会及14个社区分会,但如何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运转”,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楼栋长就像社区的‘眼睛’和‘耳朵’,他们最先感知居民需求,也是化解邻里矛盾的第一人。”西丽街道网格管理部负责人说,“成立‘楼栋长学院’,就是希望系统性地提升他们的能力,让大家从‘建了组织’真正走向‘发挥作用’。”

“选练用评”,一套完整的成长体系
“楼栋长学院”创新构建了“选、练、用、评”四步培育机制:通过严格标准“选”出优秀人才;通过专业培训“练”就过硬本领;通过实践平台“用”出服务实效;通过激励机制“评”出先进典型。

启动仪式上,西丽街道为14个社区分会授旗,并为松坪山社区楼栋长代表颁发聘书。这不仅是身份的确认,更是责任的赋予。一位刚接过聘书的楼栋长坦言:“以前我们有点像是‘传话的’,现在有了学院的支撑,做起服务来心里更有底了。”
公益市集:一边服务,一边学习
启动仪式后,公益服务市集随即开启。14个社区分会各展所长、各自充分链接本楼栋能人资源,推出了手机贴膜、义剪、中医理疗、补鞋、手打柠檬茶等便民服务,以及消防安全飞行棋、垃圾分类转盘等互动游戏。居民通过集章卡参与体验,楼栋长们在服务中“亮身份、展风采、聚人气”。

试点先行,未来将推广至全街道
之所以选择松坪山社区作为“楼栋长学院”的起点,背后有一番考量。这里是典型的大型混合社区,弱势群体多、治理难度大,在这取得的经验,更容易在其它社区复制。“试点虽然在松坪山,但我们是从全街道层面统筹推进的。”街道负责人表示,“希望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楼栋长培养模式,今后在整个街道推广开来。”

据了解,到年底前,“楼栋长学院”还将陆续推出系列培训、专题议事、服务开放日等活动,并通过“网格员+楼栋长”协作,逐步形成“网格向下延伸、楼栋向上支撑”的治理新格局。

从单打独斗到有组织支撑,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参与,西丽街道正尝试通过“楼栋长学院”走出一条更接地气、更可持续的社区治理路径。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何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