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铁瑞城红色美育实践,校企社共筑“协同育人”新样本

深圳特区报 张畅 刘立波
10-24 16:24
摘要

10 月 23 日,深铁置业携手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简称“深中光明”)、甲子塘社区开展红色美育实践活动。活动围绕“艺术+红色”理念,通过作品展览、红色宣讲、爱国展演等形式,推动美育从校园走向社区,探索“校、企、社”协同育人新路径,让教育实践更“有感”。

打破课堂边界,美育在社区生动发生

活动现场,交响乐激昂奏响,红色主题横幅迎风招展,学生画作沿步道整齐陈列。作品涵盖水彩、蜡笔等多种形式,既有国旗飘扬的画面,也有革命故事的生动再现。家长携孩子驻足欣赏,聆听作品背后的爱国故事,现场工作人员与孩子亲切交流,传递红色精神。

主会场内,爱国主题情景剧深情上演。铿锵的台词、真挚的演绎,感染着现场每一位观众。从参观引导、红色作品讲解,到居民踊跃参与的爱国知识问答,本次活动有效整合企业、学校与社区三方资源,搭建起协同育人平台,使社区成为优质教育的“延伸课堂”。学校提供课程与师资,企业支持场地与资源,社区搭建参与桥梁,三方协同联动,有效拓展育人场景。

校方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学校推进“美育一件事”的重要实践,也是“校、企、社”协同机制的成功探索。通过打破课堂边界,实现美育与红色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强了教育实效。

据悉,深中光明由深圳中学与光明区政府于2022年合作创办。目前学校设有1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920名,教职工433人,其中专任教师387人,硕士研究生226人。学校重视教师培养,通过“师徒结对”、读书会及课题研究促进专业成长。课程方面构建“一心两翼”体系,推行“全员走班式”社团课程,中小学共开设184个社团;成立“校园科创中心”,建设芯片、基因、人工智能等实验室,设立20余个科创社团,学生在国家、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并获评国家科技部实验基地学校。体育方面构建课程、竞赛、师资、硬件“四位一体”生态,武术与足球成绩突出,获“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进校园试点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双认证。

未来,学校将联动更多社区深化合作探索,稳步建设具有科创特色的全国名校。

赋能社区教育,校企社共筑“轨道+教育”新生态

“学校、企业、社区”三方共建,正成为深圳探索协同育人机制的一条创新路径。作为深铁置业“轨道+”模式的重要实践,深铁瑞城项目以TOD学府大城为定位,通过精心规划“安心上学路、便捷归心路、林荫游园路、健康活力路、舒心车行路”,构建起五重归家体系,让社区内的每一步通行都成为愉悦体验。

项目与深圳中学光明科学城学校相邻,社区道路安全直达校园。周边更汇聚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形成覆盖全龄段的教育生态网络,切实回应家庭对“教育便利化”的核心关切。

在文化与医疗配套方面,项目地铁1站即达光明区图书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深圳科技馆新馆(在建)、深圳国际美术馆(在建)四大场馆,看展、观剧、亲子科普轻松解锁。1公里范围内近揽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光明区人民医院(东院区)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三所市级以上重点医院,全生命周期医疗体系为家庭健康护航。

作为承办方,深铁瑞城项目一、二期已全面交付,配套儿童天地、亲子空间等设施已投入使用。项目紧邻长圳站,商业配套完善,并与光明N次方公园相连,共同构成约13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圈,为居民构筑便捷生活动线。未来,各方计划将继续开展亲子科创体验、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推动协同育人从“单次活动”走向“长效机制”。

目前,深铁瑞城建筑面积约96-100㎡臻装三房正在热销,以“轨道+教育+生活”的完整生态,持续赋能家庭成长与社区发展。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立波 二审 张畅 三审 李天军

(作者:深圳特区报 张畅 刘立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