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与关山月美术馆正式签署“馆校互联”合作协议,并成功举办“山月学堂”第三期专题讲座。此次活动标志着双方在美育领域将迈入资源整合、课程共建的系统融合新阶段,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协议签署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校长秦相斌与关山月美术馆助理副馆长陈麒仲完成签约并交换文本,陈麒仲代表美术馆向学校赠书,传递艺术育人的初心。秦相斌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双方的合作渊源:“我校植根福田、毗邻文脉之地,与关山月美术馆早有渊源。回首过往,彩田师生曾多次走进美术馆:在关山月先生的笔墨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当代艺术里触碰时代脉搏。” 他提到,从组织学生赏析《迎春图》《双竹图》等馆藏精品,到开展“诗画赋乐”项目式实践课,双方早已在“以美育心”的理念上达成深度共识。秦校长还表示,学校自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基础教育集团,始终以“人人出彩,人人成才”为目标,渴望打破教室边界,让艺术知识“活”起来,让孩子们在更广阔的文化天地感受艺术温度。
此次签约后,双方将启动“每周半天计划”,把美术馆的优质馆藏转化为鲜活的校园教材,让专业艺术指导融入日常教学。据悉,今年11月,双方将携手在华强北举办“我向大师学绘画”儿童绘画作品展,通过临摹创作、创意工作坊、艺术集市等多元形式,让美育走出校园、触达更多角落。

本次活动特邀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艺术家文祯非教授带来“33件抗战作品——大师与我们在一起”专题讲座。作为“山月学堂”的核心活动之一,讲座从关山月美术馆“烽火铸骨”特展切入,以33件抗战题材作品为线索,为六年级学子们剖析审美特质,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历史底蕴与家国情怀。文祯非幽默亲和的风格迅速拉近与同学们的距离,他还巧妙结合嫦娥奔月、功夫熊猫等经典IP,生动阐释视觉语言的独特魅力,梳理数百年来美术功能的演变历程。讲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现场气氛热烈。

据悉,学校将以此次签约为重要契机,主动整合优质校外艺术资源,将“每周半天计划”与校内美术课程、社团活动深度融合,为学子们搭建“课堂+美术馆+社会实践”的三维美育平台。
(图片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