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俞冰传 通讯员 麦子焜 汪火勇
“明朝开村举族兴,奋斗六百载光阴,金锹铲平荒蓢地,银锄劈出千亩田……”近日,李松蓢社区在梁氏宗祠举行拜谒祖先的庄重仪式和社区老人生日会。十余位身着盛装的居民翩翩起舞,新编粤语村歌《李松蓢之歌》再次唱响,引发现场群众强烈共鸣。
在祠堂现场,这首《李松蓢之歌》被居民们演绎得格外温暖动人,充分展现了社区的特点和浓厚的烟火气,可以感受到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伴随着轻快的旋律,社区党委班子、工作人员与群众齐声合唱。
这首在朋友圈“霸屏”的社区之歌,背后藏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李松蓢之歌》脱胎于2004年《李松蓢谱志》的作品,由梁励书作词作曲,原版村歌曾在社区传唱多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歌词部分内容已难于切合当今的生活图景,社区党委班子听取多方意见后重新填词,保留“开村拓荒”“土改新生”等核心历史脉络,删去与现状不符的一些表述,新增“别墅新居”“敢想敢做”等当代元素,既藏着李松蓢社区建村以来的历史记忆,又有当下的鲜活风貌,歌词语言凝练、朴实感人,抒发了党群携手同心、共建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让歌词成为社区发展的“有声缩影”。在重新编制《李松蓢之歌》时,制作了普通话与粤语两个版本,经多方讨论,出于本土文化传承的考虑,最终选择了粤语版本,后续特邀深圳外国语学校光明学校老师适配粤语韵律进行编曲,旋律亲切豪迈,催人奋进。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村歌制作MV时,专门邀请辖区本地老人领衔担纲主唱,唱出了邻里守望的温情,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据了解,《李松蓢之歌》是光明区第一首原创社区之歌。李松蓢社区将这首社区之歌与各种民生活动及节庆活动相结合,从公园唱到了广场,从梁氏宗祠唱到了第十五届全运会足球赛事的绿茵场上,后续还将走进辖区学校,让青少年在学唱中感受本土语言魅力,传承文化基因,让李松蓢的故事在乡韵中代代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