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劳模工匠智能建造沙龙举行,6位行业专家共话科技与劳模精神融合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樊怡君 通讯员 焦慧茹
10-21 13: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劳模工匠智能建造专场沙龙在香蜜湖四季花谷举办。活动以“智创未来 筑梦鹏城”为主题,邀请智能建造行业6位劳模专家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合新路径。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5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先后进行智能建造科技成果互动展示、劳模专家主题发言及圆桌讨论三大环节。在展示区,劳模工匠们近距离观摩了建筑机器人、BIM技术、数字孪生等前沿成果。主题发言环节,来自智能建造一线的劳模代表张宝辉、徐翠媚、徐立、程邦,分别分享了他们在重型装备、绿色建造、装配化内装、技能传承等领域的探索与成果,展现了劳模精神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中的引领作用。

圆桌讨论聚焦“劳模精神如何引领智能建造行业发展”“智能建造如何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等议题,6位劳模工匠代表围绕阶梯式人才培养、传统基建技术革新、工匠精神与行业标准重塑等热点展开深入交流,既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创新实践,也就行业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现场气氛热烈,智慧火花不断迸发。圆桌讨论环节由青年劳模代表郑开峰主持,张宝辉、徐翠媚、徐立、程邦及王晓冬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王新宇参与了讨论。

深圳市劳动模范协会会长冯艳玲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劳模是科技创造的重要先锋力量,每一位劳模都有潜力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将个人智慧转化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果。劳模协会是服务劳模、赋能产业的桥梁纽带,要通过构建常态化交流平台,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让劳模在协会这个“温暖的家”中相互启迪、共同进步。同时,协会将持续完善交流机制,推动各领域劳模工匠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活力,形成“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将劳模工匠的创新成果转化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智慧动力。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总工会指导,深圳市劳动模范协会主办,福田区总工会、福田区劳模协会协办。作为劳模协会换届后的首场专题沙龙,活动不仅为劳模工匠提供了跨界交流、思想碰撞的机会,更推动了智能建造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创建进程,充分展现了劳模协会在凝聚劳模力量、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的推动作用,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劳模工匠动能。

(市总工会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樊怡君 通讯员 焦慧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