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麦德姆”已经过境两周,湛江的风中还留着强台风的余劲。路边散落的断树残枝、变形的指示牌、被掀掉屋顶的小屋,展示着“麦德姆”留下的伤痕。
湛江牧海人没有消沉。海水下,潜水员耐心检查修补网衣;起重机下,操作员专注操作起网收鱼;自动投料机需要维修,工人就扛起饲料袋手工喂鱼。16日20时,记者在海威集团加工车间,看到加工金鲳鱼的工人们,在零下26℃的操作台上包装成品鱼。此时还有工人在维修受损的支架与通道,对讲机里的指令简短又急促。
与台风打交道,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风里卷着咸腥味,海水依然浑浊,看着这群与海共生的人,让人感受到了湛江海洋经济的韧性。
打造“钢铁堡垒”抵御台风,攻克种苗“卡脖子”难题实现本土化,从传统养殖转向智能平台,到全产业链闭环的构建,湛江牧海人的每一步,都藏着与风浪对抗、向大海要生机的韧劲。一代代湛江人都在跟海较劲,顶着风雨用双手铸就“蓝色粮仓”。
这片海永远在咆哮,风浪也随时会来。但是只要闯海人劲不散、心有谱,在永不停歇的潮汐之间,总是孕育着永无止境的希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