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5周年。
5年来,中办、国办先后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重磅文件,大力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
深圳坚定扛起主体责任,举全市之力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创造了60多项“全国第一”,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和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78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3.68万亿元,年均增长5.5%。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累计3批次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改革示范效应充分显现。
以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战新产业占比提升至42.3%
10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正式实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助力深圳竞逐“万亿赛道”。
这是深圳在新兴产业领域立法的又一次探索。近年来,深圳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出台了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等产业促进条例及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等一批首创性、引领性法规,以“小切口”立法推动产业实现“大跨越”。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圳紧紧抓住综合改革试点机遇,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成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20年的1510.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436.4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4年增加6000多家,2024年突破2.5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国内专利授权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健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组建人工智能等产业办公室,培育人工智能规上企业超2600家,先后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推动产业跑出“加速度”。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出台实施全国首部低空领域专项法规,推进全市域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设施全覆盖,已开通无人机航线超300条,日均超2000架次各类低空飞行设备在空中执行物流、载人等任务。
改革破题,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数据显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从2019年的1.01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1.56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7.7%提升到42.3%;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连续3年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超457万户
手机打开“@深圳-民意速办”平台,市民群众日常碰到的问题诉求均可“一键下单”办理。今年,深圳在民意速办平台的基础上扩容升级,打造“企事速办”专区,构建全域全时全面响应企业诉求需求的“快准优智”服务体系。
这是深圳营商环境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深圳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和对照世界银行评估标准的思路,迭代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方案,着眼要素配套和保障,努力打造应有尽有、高效便捷,单方面突出、综合优势更强的产业生态。
加快打造更适宜企业发展的市场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国首创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推出“虚拟园区”“腾飞贷”“园区贷”等措施,打造“深i企”平台服务企业找政策、办政务、找空间、找人才、找资金、找合作。
加快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供给,深化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出台全国首部区域性投资者保护条例;率先推出“行政执法监督码”“随信综合查”等举措,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
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外资准入政策措施,编制我国首个国际医院评审认证标准并成功“出海”,率先开展港澳医师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上线深圳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打造中国企业出海首选地。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深圳各类生产要素高度集聚、高效配置,市场活力竞相迸发。数据显示,目前深圳经营主体总量超457万户。
发挥改革引领示范作用,48条举措和经验向全国推广
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创新改革方式方法的全新探索。
5年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从无到有、积厚成势,授权事项清单落地成效持续深化,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持续凸显、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分3批次向全国推广深圳48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
此外,综合改革试点已在上海浦东、福建厦门等地启动实施,为央地协同推动重大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充分展现出这一全新改革方式方法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6月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形成了一批重要改革创新成果,为全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资源、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深圳牢记使命任务,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全国全省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坚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