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炽烈,暑气未散,蚊虫滋生隐患依然严峻,蚊媒传播疾病进入高发期。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保障居民健康安全,坪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开展“清除积水消隐患,科学防疫护家园”专项行动,通过环境整治、入户宣传、蚊媒监测等多措并举,构建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防疫新格局。
多部门联动,织密防控网络
为迎接“十五运”,区疾控中心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专家对马峦街道30处场所开展蚊媒密度监测,即时反馈中高风险点位并督促整改。区建筑工务署对11个在建工地开展专项行动,清除积水,清理垃圾,消杀面积44.31万平方米;区住建局通过现场督导、下发整改通知书、黄色警示等,督促物业小区落实消杀;区城管局组织公园消杀、清理孳生地。各街道严格遵循“1335”要求(即1个疫点、300米半径、3天完成、5次消杀),对划定区域实施每日两次、持续五天的强化消杀,全力阻断传播风险。
文明实践聚力,志愿者冲锋在前
坪山街道和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每日对商圈、小区、背街小巷开展入户宣传,同步清理绿化带、空置拆迁房等蚊虫孳生地;六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针对墙角缝隙、闲置容器等角落进行“翻盆倒罐”,细致清理杂物杂草。
与此同时,龙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动唐治红志愿者工作室、许俊岭志愿者工作室(飞速志愿服务队),在吓田居民小组和大水湾小区同步推进防控工作。志愿者们冒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手持宣传牌和垃圾夹,边清理小区垃圾边宣传防疫知识,倡导居民“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号召从点滴做起,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碧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左右手”志愿者队伍开展“翠峰除积水·严防基孔肯雅热”专项活动。志愿者们深入小区公共区域,对二楼花园平台、顶楼平台等积水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清理花盆底座、空盆空罐等易积水容器,从源头阻断蚊虫孳生。同时,志愿者化身“防疫宣传员”,手持图册向居民普及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预防要点,提醒居民定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以前没注意花盆底下也会积水,志愿者提醒得太及时了!”居民刘阿姨感慨道。此次行动不仅清除了多处积水点,更让科学防疫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人人关注、户户参与”的社区氛围。
科学监测护航,精准防控显成效
坪山区以数据驱动防控,通过蚊媒密度监测、孳生地排查等手段实现精准施策。全区发动覆盖1.8万余人次,张贴宣传海报600余份,转发防控链接500余次,清理孳生地超1000处,消杀面积5.45平方公里,用药量1352.52千克,清理垃圾18.4吨,出动专业器械196台次。各工地、物业小区未报告疑似或确诊病例,防控成效显著。区住建局通过“督导+警示”机制,推动问题整改率达100%;区城管局以公园、绿化带为重点克,有效降低蚊虫密度。
“倒积水、清垃圾、防蚊叮!”这句口号已成为坪山区居民的行动自觉。从社区到工地,从公园到背街小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红色马甲”正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为居民筑牢健康防线,共同绘就安全、健康、舒适的幸福家园新画卷。
(由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