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开幕 开启跨越千年海上贸易文明对话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博宣
10-16 07: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完整呈现广东外贸从制度萌芽到全球枢纽的演进历程

10月15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承办的“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在省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不仅是对波澜壮阔的广东外贸史一次系统的回溯与展示,更是对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精神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展览展出200多件珍品文物。

展览以“互利天下”为主题,分为“市舶利邦”、“商舶云集”、“中西交汇”和“潮涌新章”四大篇章,完整呈现广东外贸从制度萌芽到全球枢纽的演进历程。精心遴选广东省博物馆及全国多家文博机构珍藏的逾200件(套)文物,通过文物实证与制度演进的双重叙事,全方位展现广东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海上贸易文明对话。

展览不仅汇聚众多重磅文物,如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唐牙雕人像、元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梁庄王墓出土的明金锭、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等,还结合文献、图表、场景复原与多媒体互动,生动还原贸易场景。

明石湾窑翠毛釉蒜头瓶。


清康熙款珐琅彩花蝶纹碗。 本栏图片由广东省博物馆提供

在展陈设计上,展览注重沉浸式体验与学术深度的融合,对唐代市舶使设立、宋元市舶法规、明中期“广中事例”、清“一口通商”、新中国广交会创立及新时代自贸区建设等关键节点,通过大字体、突出色彩与时间轴进行强化呈现,助力观众直观、准确地把握外贸制度的演变脉络。展览还配备触摸互动屏,以动画形式解读广东外贸历史,增强观展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表示,展览中的每一件展品,背后所隐藏的是一整套跨越朝代、牵动整个国家与民生的制度体系。“展览看似是通过物件来讲背后的制度,但真正的看点在于那些看似枯燥的文献与文书。”安东强说,展览展示了宋代市舶条法、明代广中事例、清代粤海关税则……这些才是理解制度的关键。而此次展览的核心,不仅要呈现广东千年对外贸易中的商品往来,更要揭示其背后的制度智慧、民间活力与文明交融。

展览展期至2026年10月15日,欢迎广大观众走进广东省博物馆,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感受历史的温度,在千年商路的智慧中汲取开放的力量,共同见证广东在新时代继续扬帆前行,书写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博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