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童行•小小步道师”|步道漫游郊野梦,童声绘就山野路

深圳特区报 张敬媛 实习生 文彦博
10-15 16:26
摘要

步道漫游活动在梅林山郊野径顺利开展

10月12日,由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特区报、境兰生态景观联合承办的“郊野童行·小小步道师”步道设计工作坊——步道漫游活动在梅林山郊野径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共计17位孩子分为4支小队,在专业导师与公益救援队少年辅助队的陪伴下,沉浸式学习步道设计知识、体验山野行走乐趣,以儿童视角为梅林山郊野径步道设计与优化提供独特角度。

山野研学:解锁步道设计的自然密码

上午9时20分,孩子们集结签到,分别推选出各小队组长负责环保与纪律管理。出发前,安全员带领热身运动,导师详细讲解行进原则、观察方式,同时普及“无痕山林”理念,让环保理念先入人心,为后续探索步道设计筑牢安全与环保基础。

活动以“猜猜我是谁”游戏开场,孩子们纷纷抽取代表“山林居民”的身份卡,蚯蚓、蝴蝶、白蚁、土壤等丰富多样的角色,导师们引导孩子们在扮演山林角色的过程中,探讨生物的生态价值。孩子们两两一组,通过问答推理的方式,逐步揭开彼此所扮演身份的面纱。活动以“我是谁—我需要—我给予”的解析框架,生动阐释了山林生态系统中没有多余角色、每个生态位都至关重要的平衡理念。这份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完美契合了“手作步道”所倡导的“顺应自然、温和介入”的核心精神,旨在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理念不仅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种子。

由于山中天气突变,小雨暂起,孩子们在导师与安全员的引导下,先行进入入口小亭避雨休整,并在亭中享用午餐。期间,导师引导大家回顾所学的“无痕山林”理念与行走安全要点,孩子们在等待中观察山林的雨景与植物变化,为接下来的步道探索积累了更多自然观察灵感。雨势渐停后,活动重新启动,孩子们精神焕发地继续上山,投入实地探查。

4支小队沿绿道徒步1.7km,抵达梅林山郊野径2号登山口后,开启核心的步道体验环节。4支小队按体能分配至700米梅岭线的4段不同难度路段:第一组挑战“高难度任务”,聚焦入口、边坡设计与破损路面修复;第二组在平缓路段探索休憩点、导流横木与岔路口设计;第三组观察石头阶梯与水流冲蚀情况,构思休憩方案;第四组则研究树根对路面的作用,记录平缓路段的生态细节。

雨后空气格外清新,孩子们沿着步道缓步前行,仔细观察路面的起伏与植物分布,讨论坡度、排水、休憩点等细节。刚开始,不少孩子对“步道设计”仍有些模糊,觉得不过是一条普通的小路。但当真正踩在湿滑的石阶上、尝试辨认水流冲刷方向时,他们才逐渐体会到老师口中“步道维护”的艰辛与细致。一次次亲身感受,让他们明白步道设计不只是绘图与构想,而是建立在自然观察与实地体验之上的科学。

导师与少辅队队员全程陪伴,引导他们记录发现、交流思考、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将山体知识、生态保护与步道需求深度融合。笑声与讨论声在山林间回荡,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会了敬畏自然,也更加理解设计者背后的用心与责任。

创意落地:用画笔与泥塑定格童思妙想

短暂休息后,创意创作环节正式开启。各小队在领队引导下,将上午的步道观察与设计想法绘于画本,小组内相互分享灵感;五颗星机构导师展示中外优秀步道实景照片,讲解“近实远虚”的构图手法,帮助孩子们打开设计视野,进一步完善画作。

4支小队依次汇合,在虚静石打卡拍照,沿途向其他小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童声里满是对山野自然的热爱与期待与对步道设计的奇思妙想。

接着,孩子们迎来立体创作挑战:用泥塑模型模拟步道实际水流。各小队分工协作,将平面画稿转化为立体模型,破损路面的修复方案、休憩点的创意造型、导流横木的科学布局,都通过泥塑进行了非常生动的呈现。

活动尾声,孩子们沿着原路返回,途中孩子们再次驻足各自设计的路段,向同行伙伴完整介绍设计细节,将步道知识与创意想法传递给每一个人。同时,孩子们戴上手套,手持垃圾袋,弯腰拾起沿途的纸屑、塑料瓶,用实际行动践行“无痕山林”理念,让梅林山的绿意更加纯净。孩子们准时抵达解散点签退,在家长的陪伴下结束全天行程。

成长续航:让童声创意照亮山野未来

本次步道漫游活动,孩子们不仅掌握了观察环境、分析步道问题、构思设计方案的能力,更帮助他们建立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观。孩子们绘制的步道设计图与泥塑模型,将为梅林山郊野径的后续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他们在活动中记录的“童言童语”与创意细节,也将成为自然教育的珍贵素材。境兰生态景观手作步道设计师郑朝燕老师表示:“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步道设计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理解了环保与科学设计的重要意义,这种体验式学习将成为他们成长中宝贵的记忆。”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与深圳公益救援队少年辅助队的深度合作。公益救援队的紫瑭导师表示:“导师与队员们不仅铸就了全程的安全后盾,更通过跨代共学,将专业户外知识融入步道设计与‘净山’实践。这种与专业社会公益组织的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专业性与公众参与度。”

据悉,“小小步道师计划”将持续推出系列主题活动,让更多孩子走进山野、探索自然,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思维与生态责任感,让梅林山的每一条步道,都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自然课堂”。

编辑  谢欣如  二审 玄伟东  三审 丁庆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 张敬媛 实习生 文彦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