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机器人身上也覆盖着敏感的皮肤,你一触碰到她或随着温度变化,她就会有明显的感觉和动作了。这项被形象地称为电子皮肤的高科技材料产业已经在深圳聚力发展。记者了解到,深圳已有多家企业正式涉足 “电子皮肤” 领域,进军这个充满想象力和广阔应用场景的产业。近日,记者来到涉足 “电子皮肤” 领域的深圳企业之一华科创智进行采访。
走进华科创智的产品展示厅,记者看到了多款纳米银材料相关的科技产品,有大尺寸教育白板、会议平板、数字标牌,还有智能调光窗、透明加热膜,以及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器等相关材料的样品。
电子皮肤看起来就像是一块很薄的薄膜,这个薄膜由纳米银线材料制成,有非常高的导电性能。纳米银线就像电子传输的“高速公路”,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优异导电性的金属,其电导率高达6.29*107S/m。纳米银线的长径比(长度与直径的比值)极高,一般可达1000以上 ,极大地提升了材料整体的导电性。
据介绍,纳米银线材料还有着良好的透光性,被称为看得见的“隐形材料”。纳米银线有着独特的纳米级尺寸和特殊的排列方式,其直径通常在几十纳米左右,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380-780纳米),因此光线在通过纳米银线薄膜时不会发生明显的散射和吸收。
纳米银线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弯折性能,当受到弯曲、折叠或拉伸等机械应力时,单根纳米银线凭借其纳米尺度的直径和良好的金属延展性,能有效分散应力,避免脆性断裂,是构建高性能柔性功能器件的理想导电材料。
科研工作正是充分地发现和挖掘纳米银线的材料特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称,电子皮肤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就是机器人。目前的机器人的视觉和听觉都相对发达,但触觉还很弱。比如,机器人要抓取一个东西,指尖要能够感受到所触碰东西的大小、尺寸、重量和温度等。首先机器人的手要能感受到,并且能传输相应的信号给机器人的大脑AI来判断,看到底拿的是什么东西。电子皮肤将能实现机器人的感受功能,电子皮肤的背后需要极佳的导电性能,这样才能实现非常敏感的信号感应和传输。
由于纳米银线突出的性能组合,正在开启众多应用场景。包括:下一代显示:折叠屏、卷曲屏手机、电视的核心透明电极;大面积触控:应用于大尺寸教育白板、会议平板、数字标牌;透明电子:智能调光窗、透明显示、透明加热膜(汽车/飞机除霜除雾);可穿戴与柔性电子:智能手环和手表、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器、可穿戴医疗设备;能源领域: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OPV)、钙钛矿电池的高效透明电极等。
华科创智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掌握纳米银线柔性材料技术的战略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自主的核心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并打通产业链实现产业化落地。公司技术团队相关成果被Wiley材料科学权威期刊收录。历经五代技术升级,纳米银线从早期50-60纳米线径突破至8纳米。公司目前已有多项产业化产品落地成功,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下游智能家电家居、消费电子、汽车、安防监控、穿戴设备等众多领域,也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能源技术等重要领域。
公司董事长喻东旭介绍,华科创智围绕纳米银材料构建“材料研发、工艺创新、应用开发”全产业链技术生态。当前,华科创智正依托其核心纳米银技术优势,积极布局大尺寸电容触控、柔性电子、智能家居、智慧座舱、电子皮肤等前沿领域,推动新一代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与发展,并致力于开发更多基于纳米银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及新型显示技术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