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际,行走在汕头的各区(县)及乡镇,深圳—汕头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正酣,协作项目惠及当地产业发展及民生福祉,深汕产业协作基金撬动各类资本加码汕头,“千人培训计划”带来深圳理念和经验,澄海狮头鹅城、南澳四季西山田园等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深圳—汕头数字创意产业基地、汕头市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中试基地及产业平台、汕头成牛养育场(交易中心)等产业项目不断涌现……这些正是深圳汕头深度协作的写照。
根据工作部署,自2021年起,深圳与汕头建立全面对口关系,开启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2023年深圳南山、宝安、龙华、光明、坪山5个区与汕头7个区(县)也建立对口关系,两市对口协作工作以产业协作为重点,以助力“百千万工程”为核心。四年来,深圳先后向汕头选派协作干部148人、支教教师315人,累计安排各类资金约27.2亿元,实施了971个协作项目,全力推动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支持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组建产业协作基金,建设产业合作园区等。同时,两市建立了高层推动、部门互动、发展联动长效机制,深圳组建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扎实开展各项帮扶协作工作。
目前,深汕两地已初步形成“1+7+N”产业协作发展模式,即1个市级产业协作机制,7个区(县)级产业协作机制,N个市、区两级共建产业园区及产业协同发展基地。2024年3月,两地组织“深圳创投日”汕头专场活动,60多家深圳创投机构与150家汕头企业现场对接洽谈,帮助汕头企业找资金,为深圳资金谋发展。2025年7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人大代表来汕调研,签署7个合作项目协议,推动两地在电子信息产业、人力资源产业、乡村振兴融媒体中心直播带货平台、会展产业、玩具智能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在乡村振兴领域,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乡村产业。2021年以来,推动实施113个乡村产业项目,打造79个见效快、收入稳的小产业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100万元。深圳对口的1个区5个镇38个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
着眼民生需求,为当地新建或改造了12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服务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的综合平台。建成隆都古墟、金灶“东里荟”等16个农村综合市场,为30多万群众提供生活便利。改造提升13所基层医院(卫生院),援建9所公立幼儿园,开展“送充电桩下乡”行动,建设一批超充站。值得一提的是,26家后方帮扶单位还自筹资金实施了160多个农村道路、供水、排污等微实事项目,增进民生福祉。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