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还能“赚差价”?当深圳的新能源汽车变身“充电宝”→

读特客户端 刘悦凌 综合
18:1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充电”15度,深圳车主竟收到了26元!这是什么操作?

“充电”15度

深圳车主竟收到了26元!

这是什么操作?

央视财经10月14日报道,在深圳市龙华区的一处公共充电站内,新能源车主黄先生将充电枪插入车内。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在给车充电,而是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反向“送电”。十几分钟后,当黄先生准备结束放电时,手机就收到了一条收益信息。

“放了15度电,有26元的收益。很新奇,感觉我的车就像一个移动的‘充电宝’。”黄先生参与的“车网互动”,背后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升级带来的变化。在负荷高峰期,电网会提前发出需求信号,在特定时间段内,车主可以反向对电网进行送电,获得一定的收益。

何为“车网互动”?




“车”指的是电动汽车,“网”指的是电网,即电动汽车通过充放电装置与供电系统相连,在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时充电,负荷高峰时向电网放电,从而将电动汽车变为电网的“移动充电宝”,增强电网的调峰能力。

视频来源:@深圳龙华发布

简单来说,电动汽车不仅是从电网获得能量的“受益者”,更因其拥有海量的充放电资源,也成为配合电网有序充电甚至反向送电的“施益者”。

车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不仅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有支撑作用,还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比如随着车网互动的成熟、规模化落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能够利用电力差价盈利,进行储能投资。


在深圳,新能源汽车出行还能“赚差价”

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确定了深圳市等9个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6月23日,深圳正式启动2025年车网互动规模化反向放电首次示范,经过5天实践,全市84个充电场站、超过2500车次参与放电活动,总放电量超过7万度。至此,深圳成为目前全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中,单轮放电量最大的城市。

深圳宝安区体育中心游泳馆南侧停车场的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充电站。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李忠 摄

事实上,深圳已进行多次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去年5月,深圳落地国内首次城市级规模化车网互动响应,也是当时国内影响最广泛、场景最全面、调控最复杂的多元场景车网互动应用实践,通过灵活创新的用户交互模式和丰富多元的充放电场景,充分唤醒和激发新能源汽车的灵活调节潜力。

今年3月底,深圳启动大规模车网互动实测活动:深圳全市新能源汽车车主都可以把富余的电量反送回电网,每反送1千瓦时电可以获利4元,而低谷期充电1千瓦时电仅花费0.4元,中间有3.6元差价。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奇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由于深圳对车网互动的补贴较高,曾有一位车主通过参加示范活动,两天收入2000余元,之后自发带动其他车友会成员积极参与。

在莲花山超充站,网约车司机林先生熟练地将车辆接入双向充电桩,“利用吃饭的时间,给电网返销1小时电,可以补贴200元,吃饭也不用担心浪费时间了,剩余的电量还够我跑一会儿。”

像林先生一样的师傅不在少数,他们在出车的休息间隙赶赴附近站点反向放电,休息赚钱两不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租车的运营成本。

在中建科工充美大宝路光储充放示范站,出租车司机师傅正在进行V2G反向放电操作。(图源: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位于深圳坪山的马峦山郊野公园充电站,纯电动重卡泥头车也首次加入了反向放电队伍。据统计,每辆重卡泥头车可持续放电高达300度,相当于30多户家庭一天所需的用电量,可为1.5万部手机充满电,为城市在极端天气或灾害中的应急保供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在坪山马峦山郊野公园V2G站,纯电重卡正在进行V2G反向放电。(图源: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此外,在场景层面,深圳实现了“全场景协同”——从城中村、园区写字楼到换电站、政府大院,试点覆盖多种用电结构,验证了V2G的适配能力。比如,在民治沙元埔村,车网互动帮助公变台区最高负荷降低13.4%;在南网电动华南数字谷站点,400千瓦响应能力无需变压器扩容,直接省下了一笔传统电网扩容的基建成本。目前,深圳累计建设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100座,V2G车网互动站151座。

深圳的车网互动示范站有多酷炫?

一起来看看👇


📍建在公园里的超充示范站

笔架山公园西门“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位于福田区笔架山公园西门停车场内,是中国石油携手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建设的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站。

图源:幸福福田

该示范站通过集成光伏、智慧储能、超级快充、车网互动、咖啡驿站、移动储能机器人以及线上预约停车系统,为市民提供了集智能化、便捷化、绿色化于一体的全新充电体验。

📍鸿蒙系统加持的智慧超充示范站

图源:幸福福田

莲花山“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多元综合示范站位于福田区梅林街道,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实现了超级充电、智慧光伏先进储能、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电力鸿蒙、电力魔方预制舱、云边协同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多元融合应用,是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多元综合示范站。


而在车网互动试点城市建设热潮带动下,基本半导体、方正微电子等器件企业加快功率半导体适配,英飞源、优优绿能、永联等模块企业强化产品供给,推动整桩产品年内降本50%以上。此外,充电模块、充电整桩国内市场“含深度”分别突破80%和50%,其中车网互动模块份额突破85%。

“在产业基础之外,深圳这座城市的开放性与试错容忍度是底气。”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李志恒长期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他认为,“深圳也许不是全国第一个提出车网互动的城市,但一定有望最早把它跑通。”

在深圳,超充站数量比加油站还多

“在深圳,只需要打开‘i深圳’App超级快充专区,就可以找到距离最近的超充站,还能一键导航一键充电,太方便了。”家住福田的市民任先生,在最近的超充站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提枪加电,仅4分钟的时间,车的电量就从29%恢复到50%。

深圳是国内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之一。如今“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已从愿景变为现实。今年6月,深圳宣布全面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迈入全新发展阶段。截至上半年,全市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电桩超48.7万个,并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标语墙成为网红打卡点。(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图)

在深圳,电动车充电功率率先进入兆瓦时代。今年年初,比亚迪正式发布“兆瓦闪充”技术,最高峰值充电速度可实现1秒2公里,5分钟充电407公里,在补能速度上真正实现“油电同速”。目前,比亚迪进一步加快兆瓦闪充桩普及速度,与第三方合作共建的15000座兆瓦闪充桩,将加速构建覆盖全国的兆瓦闪充网络。

在超充技术上,深圳加快自主技术全国推广应用。华为全液冷超充桩可实现600千瓦输出功率,充电速度可达“一秒一公里”,推进建设覆盖城际充电、专用场站、城市公共等高质量充电设施。

9月19日,位于深圳坪山深国际智慧物流港的深国际坪深重卡超充站正式落成。该超充站是深圳打造超充之城2.0的重卡兆瓦超充的首站,采用华为兆瓦超充技术,充电5分钟能行驶百公里。深圳将按照“深圳示范、湾区组网、全球推广”的思路,进一步加速重卡超充换和乘用车闪充等大功率充换电技术的应用。

(图源:深圳新闻网)

众多龙头企业的协同发力

让“超充之城2.0”的建设

不断挂挡提速

深圳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

也在一步步消退


你是“超充用户”吗?

体验过“反向送电”吗?

来评论区聊聊~


(资料来源:央视财经、读特新闻、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宝安日报、幸福福田、中国汽车报、大洋网)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客户端 刘悦凌 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