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深汕展区:山海人文共谱“深汕奇遇记”

读创深圳 刘淑芳
05-26 21:5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1号馆B11展位,一场山海与人文交织的“深汕奇遇记”火热上演,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来深汕,感受不一样的深圳”为主题,重点展示其农文旅融合成果、非遗创新实践及“汽车城IP”建设进展,展区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和数字技术,呈现深汕的独特魅力。

深汕四街道文博首秀:解码深汕文化拼图

鹅埠、小漠、赤石、鲘门四街道,汇聚闽南、潮汕、客家、广府及海洋文化精髓,形成多元交融的人文特色。依托山海相拥的生态本底、逐步完善的海陆旅游线路及湾区交通辐射力,深汕展区首次以四街道为展示单元,集中呈现深汕“产城融合、文化共生”的立体图景,成为展馆核心亮点。

非遗“整活”:牙钵涂鸦、徽章DIY引爆体验潮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本次文博会上推出鲘门中学创新项目《牙钵也时尚》。该项目由鲘门中学学生团队主导,在牙钵、木盖、碗、碟等外壁绘制白字戏经典角色(生、旦、净、末、丑),结合戏曲剧照、服饰纹样与擂茶元素,展现“戏中有茶,茶中有戏”的意境,引得观众连连拍照。

“咚咚咚——”木槌撞击牙钵的声响中,非遗传承人陈伯正在研磨深山绿茶,芝麻、花生、脆米的香气弥漫展区。观众们接过刚擂好的咸茶轻啜,纷纷赞叹:“有海风的咸鲜味!”这种传承展示方式,不仅让观众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精湛与独特,也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身着改良渔女服饰的学生艺术团,献唱原创歌曲《咸茶歌》。歌曲融合传统渔歌旋律与现代编曲,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模拟浪花拍岸,多媒体背景呈现深汕海港风光,为观众们带来“声景相融”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一旁的徽章DIY区排起长队。观众用AI绘画生成器输入“麒麟狮”“深汕蚝田”等关键词,3分钟就能拿到专属数字徽章。“这是我第一次‘生产’自己的文创,必须发朋友圈!”市民郭女士将徽章别在背包上,瞬间成了“行走的深汕广告”。

文创突围: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美学结合

“深物汕品”文创品牌也在展区亮相,14类20款文创产品,涵盖三大系列:地标记忆系列(如深汕时空胶囊、四街道定制手机支架)、非遗焕新系列(如麒麟狮冰箱贴、红罗畲族图腾帆布袋)及自然守护者系列(如珍稀动物钥匙扣、斑尾鹃鸠毛绒公仔)。这些产品巧妙融合莲花山、赤石河等自然地标、非遗元素及汽车城建筑风貌,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美学结合。

(受访方供图)

(作者:刘淑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