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韵映坪山,“节庆+”激活城区发展新动能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10-13 17:3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当国庆的荣光与中秋的温情在坪山大地交相辉映,一场以文化为纽带、以消费为引擎、以提升城区形象为内核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徐徐展开。9月30日至10月6日,由坪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主办的“艺起来料”坪山区街坊才艺擂台赛的成功举行,不仅为市民带来了集购物、美食、文娱于一体多元体验,更以鲜活实践探索出一条 “以活动促文明、以文化兴消费” 的创新路径。

节庆创新:从“全民共创”到“文明浸润”

节庆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否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与群众情感同频共振。“艺起来料”坪山区街坊才艺擂台赛打破了传统文艺汇演的单向输出模式,以“海选+擂台”的融合场景,构建了一个全民可参与、可体验、可表达的开放平台。歌者、舞者、朗诵者乃至非遗传承者,不再是遥远的“表演者”,而是身边熟悉的邻居、朋友。这种“去中心化”的节庆活动设计,让文化从舞台走向生活,从专业演绎变为大众共享。

在颁奖仪式上,罗小蓓凭借节目《大山》获得“街坊才艺王”称号,陈瑾妍凭借《醒狮少年》获得才艺金奖,甘翔宇凭借《洗牌》获得才艺银奖。他们不仅展现了街坊邻里的艺术才华,更将个人情感与民族精神、时代主题紧密相连。这种“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竞赛模式,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动表达。

更值得称道的是,活动通过“全民共创”机制,让居民们不仅是观众,更是评委。表演结束后,一台分贝仪“隆重”出场,主持人邀请全场观众以最直接的表达——欢呼与掌声,为刚结束的节目评分。声浪越高,分贝值越大,得分也就越高。这一刻,评判权被彻底交还给了居民,每一次掌声的大小、每一声喝彩的长短,都成为最真实、最原始的情感量化,汇成一个个具体而滚烫的数字。

那不断攀升的分贝数,丈量的不仅是节目的精彩程度,更是城区情感共同体的凝聚强度。在这里,艺术评判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打分,而变成了有温度、有呼吸、有生命力的集体共鸣。这种由居民用声音“投票”的形式,激发出主人翁式的参与热情,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现场的构建者,真正实现了“我的舞台我做主”的节庆欢乐。

更为深远的是,这种以“人的共鸣”为核心的节庆活动,悄然实现了文明能量的传递与升华。小孩追逐着五彩斑斓的气球,那纯真的笑容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青年忙着拍照打卡,展现出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精神风貌;老人在家人陪伴下驻足赏灯,彰显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特卖市集里,市民排队试穿、比价、选购心仪的商品,体现出文明有序的消费习惯。

当文化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便能让节庆活动焕发出动人的温度与灵魂,成为滋养市民文明素养的“无形课堂”,让文明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激活消费:从“流量汇聚”到“城区赋能”

如果说文化是节庆活动的“灵魂”,那么消费则是激活城区活力的“引擎”。坪山区以“节庆+消费”的创新模式串联起多元业态,让“有温度、有活力、有烟火气”的城区形象跃然眼前,成为了展现城区消费潜力与文明底色的生动窗口。

活动首度引入8号仓奥特莱斯“超级特卖市集”,以超值优惠价格面向市民,全面提升市集品质感,让市民在节日氛围中享受“边逛边买”的轻松闲适,以此串联起文创、美食、购物等多元业态,不仅延展了消费空间,更打造出“城市消费新载体”。

“寻味烟火集”里,咖啡的醇香、小吃的诱人、手作的精致,让每一个摊位都成为吸引市民的“打卡点”。夜幕下,灯串闪烁、顾客穿梭、摊主微笑,构成了“节庆+消费+城市空间”深度融合的生动画面。这种“小而美”的新业态,虽体量不大,却贴近市民生活,以亲民接地气的方式丰富了节庆体验,实现了节庆流量向持久消费的转化。

当总决赛的掌声渐歇、市集的灯火暂暗,节庆的余温却仍未散去。其留在街坊邻里的笑谈中,留在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记忆里,留在孩童提着的月亮灯散发的微光中。据初步统计,活动营造了热闹非凡的夜经济场景,累计吸引群众约7.3万余人次参与,并带动直接消费约70万元,充分体现了文化赋能消费的显著成效。

“这样的活动热闹又实在,既可以欣赏精彩的表演,还能购买价格实在的生活用品,累了喝杯咖啡、吃点烤串。”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笑着说,“感觉整个坪山都‘活’起来了,既有文化味,又有烟火气,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节假日休闲生活。”

一场节庆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举办期间的精彩与热闹,更在于对城区发展带来的持久推动力。此次坪山通过活动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懂生活、有品位、重人文的现代都市典范,更是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活力之地。这种高品质、有温度的城市形象输出,在吸引高端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拉动文化旅游消费等方面,将持续释放长远价值。

让文化可感、让经济可触、让文明可及。而这,正是现代城区该有的模样:既容得下烟火人间的热闹,也载得起精神世界的星辰大海。坪山,正解锁城区发展新可能,未来更可期!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