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莞邑大地处处涌动着全域文明建设的暖流。4.7万名环卫工每周开展一次全城“大清洁”,让东莞更加“整洁有范”迎接全运会;5800名交警民辅警开启交通秩序综合优化行动,聚焦交通秩序综合优化重点任务,打造全域文明交通;各镇街(园区)迅速行动,“以节日不打烊”的防控力度,织密虫媒传染病防控网络,守护市民健康……
9月19日,全市全域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东莞擂响推动全域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战鼓,会议印发的“1+1+9”系列方案,为2025-2027年的文明建设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市委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全域文明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委成立全域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并下设由分管宣传、城市管理工作的市领导担任召集人的全域文明建设专班。
东莞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路径,紧扣“一年重点攻坚、两年全面提升、三年巩固认定”的目标,致力于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打造“和美宜居、崇德向善”的新东莞。一场全域文明建设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一幅从“创建”到“建设” 的文明升维画卷徐徐打开,这座连续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启全域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4.7万名环卫工每周开展一次全城“大清洁”,让东莞更加“整洁有范”迎接全运会 记者 潘畅 摄
1
时代呼唤:文明升维的必然逻辑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不仅体现在林立的高楼、宽阔的街道,更流淌在城市的精神血脉中,融入市民的日常行为里。
提出建设全域文明,在东莞发展历程中属于首次。要理解全域文明建设,最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熟知的“创建文明城市”进行对比,从中可以发现,这是理念的升维和实践的变化。有网友在朋友圈这样比喻——文明城市创建像是为了期末考试而进行的重点复习。全域文明建设则是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进行的终身学习。
何为全域文明?概括起来就是东莞精神文明建设“全地域推进、全领域覆盖、全人口普惠”。全域文明意味着从空间、领域和主体三个维度实现全面升维。在空间上,东莞的文明建设将不再局限于建成区的“精品路线”,而是向市辖区全域延伸。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商业中心到工业园区,从住宅小区到出租屋集群,建设标准将在全市范围内有序衔接。在领域上,全域文明涵盖市容市貌、交通秩序、人居环境、卫生健康、育人育才、文化实力、基层治理、平安法治等各个领域。在主体上,是全体东莞市民的文明素养提升行动,让文明精准覆盖不同群体和生活空间。
■东莞街头,随处可见迎接十五运会宣传标语 记者 赵水平 摄
为何要建设全域文明?
——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中国特色之一。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省委也把“在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取得新突破”融入省委“1310”具体部署,要求东莞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东莞作为产业大市、人口大市,GDP在近5年内连续迈上1万亿、1.2万亿台阶,但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文明城市”的复评排名中处于中等偏后位置,还存在优质文化供给不足、城乡环境品质不够协调、文明程度不够高等问题,特别是镇村在环境卫生、秩序管理、服务保障、文明引导等方面仍有不少短板,距离群众期盼还有差距。
——这是推动东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并对“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进行了专门部署。当前,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文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长三角等地坚持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在大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知名度、美誉度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观东莞,虽然我们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美生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扎实成效,东莞生产的优质产品畅销海内外,但我们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却没有匹配地提升上去,对于高端人才、优质项目的吸引力还不够。
——这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东莞的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的本外人口严重倒挂,能否有效提升广大市民的家园意识和整体文明素质,是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要突出全地域推进、全领域覆盖、全人口普惠,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群众,让城市文明之光照亮社会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名市民。
■东莞织密虫媒传染病防控网络,守护市民健康 记者 潘畅 摄
2
实践路径:共建共享的东莞方案
为了稳步推进全域文明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25—2027年行动计划,印发了“1+1+9”系列方案,其中,《东莞市全域文明建设行动方案》为总体方案,配套实施《东莞市“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全域文明建设“九大行动”对应的9个子方案。
——文明创建提质增效行动。弘扬主流价值,焕发向上向善城市精神;丰富活动载体,促进文明实践扩面提质;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明创建提质增效。10月1日清晨,当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迎着晨光升起时,2000公里外的东莞横沥瑞康花园,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也在居民的注视中冉冉升起。现场没有华丽舞台,也没有专业仪仗队——护旗手是小区保安,围观人群中有拄着拐杖的老者、牵着父母手的孩童,还有刚下夜班赶来的上班族。这并非偶然的仪式,而是瑞康花园已连续举办10余年的国庆“特别节目”。无需行政动员,也不必刻意排练,每逢此时,居民们总会自发汇聚。如果说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是国家威仪的彰显,那么社区院落的升旗,便是人民群众对祖国最朴素的告白,更藏着全域文明建设常态、长效化的生动注脚。
——交通秩序综合优化行动。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推进交通廊道一体整治……加强动态交通秩序管理,开展交通秩序微整治等,系列措施直指东莞交通管理短板,让城市脉动更加顺畅。国庆前夕,走在3.37公里长的鸿福路(南城段)上,最直观的感受是:空间变大了,环境变美了,行走更舒适了。“以前吃完晚饭想散步,走到鸿福路就头疼。”家住财富广场的李女士推着婴儿车,在新修的无障碍坡道上轻松通过。站在鸿福大桥远眺,这条东莞“山水文化轴”的核心道路展现全新面貌。最显著的变化是——车退了,人进了。如今,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界线分明。路口采取零高差设计,轮椅、婴儿车都能顺畅通行。智慧公交站台、艺术树池、休憩座椅穿插其间,这条交通要道正变身“城市会客厅”。
——基层治理和谐善治行动。“小区有了‘健康小屋’,血压可以自己随时测,这就是家门口的幸福!”近日,大朗镇添一居业主刘阿姨拉着老邻居体验新设备后,不禁为小区党支部点赞。自从党支部链接医院等资源入驻小区后,血压血脂检测、心肺复苏培训等健康服务变得触手可及。这一幕,正是东莞基层和谐善治的生动注脚。基层治理则主打一个“多元共治”,“社区合伙人”机制吸引市民、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运营,“骑手友好社区”体现对新业态群体的制度关怀。同时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平台,推动“人人做志愿”的文明风尚逐渐成形。
■东莞各个交通繁忙路段,志愿者协助交警疏导交通 记者 潘畅 摄
除了以上三项行动,“九大行动”还包括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卫生健康平急双优行动、育人育才立德铸魂行动、文化实力提档升级行动、平安法治共建共享行动。文明建设不再是宏大叙事,而是渗透在市民生活中的暖心细节。全域文明建设就像煲汤,必须持之以恒地“小火慢炖”,更好滋养着市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
3
价值彰显:城市与人的共同成长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通过制度创新与治理实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其核心就是以人民需求导向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根据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东莞市容市貌将更加整洁美丽、交通秩序更加便捷畅顺、人居环境更加宜居宜游、人文魅力更加释放彰显、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平安法治更加巩固发展。东莞正在推进的全域文明建设,不是争一项荣誉,将从多维度重塑城市竞争力与市民生活品质。
——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与归属感。全域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文明创建,核心在人。礼让斑马线前的一次驻足,地铁站内的一次有序排队,志愿服务的一次暖心伸手——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汇聚成城市文明的温度。它让陌生人之间多了善意,让社区邻里更加和睦。环境变美了,生活更方便了,人与人更友善了。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每位市民的生活品质。当人们为自己生活的城市感到自豪,当远方来客由衷赞叹这里的整洁与友善,那份深植于心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便成为东莞最动人的城市风景。
■东莞司机礼让行人,成为斑马线前亮丽的风景 记者 潘畅 摄
——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人才与资源集聚。在区域竞争中,“文明”已成为城市的核心软实力之一。一个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文化包容的城市,能更有效吸引人才、资本和产业落地。对企业而言,受益于高效的政务服务、规范的市场秩序,文明的城市意味着更低的营商环境成本。对人才而言,文明的城市意味着更好的发展环境。尊重创新、包容多元的社会氛围,优质教育、医疗配套,让生活体验更好。数据显示,全国文明城市在人才净流入率、外资企业入驻数量等指标上,普遍高于非文明城市,印证了“文明即生产力”的现实意义。
——赋能经济发展,注入高质量发展动能。当前,城市文明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要标志。一些先进城市坚持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促共进,在大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知名度、美誉度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火遍全网的“苏超”就是江苏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展示,成为带动文旅、体、商融合发展的顶流IP,踢出了一记文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好球。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礼让斑马线”的理念,不仅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更优化了城市整体形象,成为吸引人才和投资的重要软实力,在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榜单中,杭州近年来都稳居前五。这些事例都证明,精神文明建设不是消耗资源的“成本中心”,而是能够带来丰厚回报的“价值投资”。近年来,东莞“潮玩”火爆全球,2023年,东莞荣获全国唯一“中国潮玩之都”称号。作为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中国近85%的潮玩产自东莞,“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东莞”的口号享誉海内外。2024年,全市涉及潮玩生产的规上限上企业160家,实现营收近238亿元,同比增长近19%。2025年上半年,东莞共出口玩具99.7亿元,同比增长6.3%。
■塑造整洁、有序、文明、友善的城市形象,高质量承办全运会,是全域文明建设2025年重点攻坚阶段的首要任务。图为东莞市中心城区 记者 陈栋 摄
4
百日攻坚:以全新面貌迎接全运盛会
当前,东莞正处于全力冲刺、决战决胜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关键阶段。塑造整洁、有序、文明、友善的城市形象,高质量承办全运会,是全域文明建设2025年重点攻坚阶段的首要任务。东莞将秉承“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理念,从9月20日至12月31日,集中开展“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这场行动深入实施“整洁有范迎全运”“畅行有序迎全运”“服务有爱迎全运”“全民有礼迎全运”四大专项行动,全方位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文明,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东莞这座“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的城市,正以“双万”城市的新起点,将全域文明建设的成果写在街头巷尾、写在市民脸上、写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当千万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明温度,在行为举止中彰显文明素养,东莞这座城市的文明梦想,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读特热榜
1大湾区同日“上新”!广州“链”动全球,深圳“芯”系未来
2全球首个!新凯来旗下万里眼发布超高速智能示波器,测试效率提升百倍
3电子工程 EDA实现自主可控,新凯来旗下启云方首发两款工业软件
4“名山”齐聚湾芯展!观众挤爆新凯来展台,直击湾芯展“人气王”!
5官网订不到,私号敞开约,黄木岗网球中心疑被“黄牛”盯上,市民“订场难”如何解?
6填补高端电子设计相关空白!新凯来旗下启云方首次发布重磅软件
72025湾芯展迎来全球客商!在深圳零距离触摸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8孟凡利当选广东省省长
9温度记丨深圳的秋天“迷路”了?晴热天气持续,“夏日”还想再“赖”几天
10口述岁月·福田——陈灵梅: “时尚福田”崛起深圳女装
IN视频
鹏友圈
#一起来逛深宠展#读特君送票啦!10月17日-19日,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以下简称“深宠展”)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想带毛孩子打卡潮玩市集,解锁专属好物?快在本条动态下以“我要去深宠展打卡,因为可以······”的格式评论,读特君将从中挑选15名幸运用户,各送出深宠展门票一张! 【活动礼品】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门票一张 【活动时间】即日起——10月16日中午12时 【温馨提示】中奖用户将收到读特短信,请您留意并及时填写相关信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两个吉祥物,分别命名为“喜洋洋”与“乐融融”。其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既贴合吉祥物的命名,也传递出团圆和美的氛围。你知道 “喜洋洋”与“乐融融”的动物原型是什么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