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孩子写作业“磨洋工”?3步陪出“省心娃”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10-09 11:56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少点焦虑、少点控制

小长假后,“神兽”虽已归笼,但晚上写作业的“大戏”却准时上演:孩子拖拖拉拉不肯开始,不是想再看会儿动画片,就是要再玩一下玩具,讨价还价加哭闹抗拒成了日常流程。

好不容易在书桌前坐下,真正的“行为艺术”才刚刚开始:打哈欠、伸懒腰、东张西望、频繁喝水上厕所、抠橡皮、写5秒发2分钟呆、铅笔橡皮反复掉地、听见窗外动静就跑去看、甚至翻起课外书……

一小时过去,定睛一看,只写了三道题。再催,孩子遇到难题瞬间崩溃大哭。最终,半小时的作业硬是耗了三小时。

为什么孩子写作业这么难?到底该怎么帮他们?

孩子写作业

会遇到哪些困难?

低年级孩子的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长时间完成枯燥的作业本就是一大挑战:

  • 从有趣活动切换到写作业,容易引发抗拒;

  • 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受环境干扰;

  • 情绪调节能力弱,挫败感易导致哭闹、拖延;

  • 计划能力不足,对时间管理等抽象概念理解有限——觉得玩的时间短、写作业的时间无比漫长。

家长如何更高效地

陪写作业?

阶段1:作业前准备——降低心理阻力

情绪共情:不说“别磨蹭,搞快点!”,而是说:“我知道你还想玩,我们先约定好:认真写20分钟,就可以玩10分钟”,孩子更愿意配合。

●任务可视化拆分:把作业拆成小步骤,比如将一页纸折成四格,每完成一格奖励一枚贴纸,集满一定数量可兑换小奖励(如去公园、亲子游戏),增强完成动力。

●过渡仪式感:设立“学习启动信号”:倒计时5分钟预告,提前喝水上厕所,整理书桌,然后深呼吸放松,进入学习状态。

阶段2:作业中陪伴——维持心理安全感

●注意力管理:测试孩子当前自主写作业专注时长(如10分钟),采用“改良番茄钟”:孩子当前专注时长(如10分钟)→休息3分钟(起身走动、拉伸)。配合计时器的使用能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错误脱敏训练:淡化对错,强调过程。不说“又写错了!”,而是说“慢慢来,不着急”“出错是学习的好机会”。让孩子不怕犯错,敢于尝试。

●情绪崩溃时先安抚:如果孩子急哭、摔笔,先暂停作业,帮TA表达情绪:“是不是觉得很难,有点着急?”再提供选择:“你想休息两分钟,还是我们一起读题?”

家长要成为“情绪支持者”,培养孩子的心理胜任力——让TA体验“我能做到”的掌控感。

阶段3:作业后反馈——强化积极体验

●3:1反馈法则:提建议前,先给三个具体表扬,如:“今天你主动检查了错题、书本收拾得很整齐、也很专心!如果下次字写慢一点,会更工整哦~”

●培养成长型思维:强调努力而非结果。不说“全对真聪明!”,而是说:“你认真改错了,非常用心!”让孩子明白:努力比结果更重要。

●亲子关系修复:每天留出15分钟“专属游戏时间”,不聊学习,纯粹陪玩(搭积木、捉迷藏等),让孩子感受到:“就算我写作业慢,爸爸妈妈也一样爱我。”

⭐️注意:

如孩子持续出现握笔困难、严重拖延、写作业时分心严重,小动作特多、坐立不安、学习吃力和厌学等情况,可前往专业门诊寻求帮助哦。

其实没有“天生不爱写作业的娃”

只有没找对方法的家长

少点焦虑、少点控制

用娃能接受的方式陪ta写作业

学霸就是这样养成的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