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深圳宝安采供血“智慧密码”!中老同行齐聚宝安区中心血站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9-25 20: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5日,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迎来一场特殊的交流活动——来自老挝红十字会、国家血液研究所、各地血液中心干部等32名高级学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血站的宝安实践》专题,实地探寻这座血站近30年的发展蜕变。此次交流既是中老血液安全领域合作的生动互动,更全方位展现了宝安区中心血站以数智化推动采供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圳答卷”,为全国血站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从“量变积累”到“质变跨越”,宝安区中心血站的成长轨迹颇具说服力。建站初期,其采血仅823人次、全血采集量0.226吨、单采血小板5个治疗量;如今,三项核心指标已分别跃升至4.82万人次、15.15吨、8837个治疗量,增幅最高达1767倍,采供血总量稳稳跻身广东省前十。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血站对“血液安全”核心目标的坚守,也为后续智能化升级埋下了坚实伏笔。

“十四五”以来,宝安区中心血站锚定“智慧血站”建设,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2021年,国内首套“一体化智能血浆库”落地,借助RFID电子标签实现血液贴签、分拣、存储全流程无人化,医院“按单出库”效率大幅提升;同年投用的“智能献血自助一体机”,让献血者自助完成登记、核验,告别纸质流程;广东省首条全自动血液检测流水线,则以自动化操作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创新脚步从未停歇。2022年,全国首台大通量ATM式标本自动交接系统亮相,300个标本十秒内完成扫码,实现标本交接“智能化 + 自动化”;年底推出的“智能化采血设备”,融合电子签名、人脸识别技术,数据实时上传云端并对接全市血液管理系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更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每年减少90%纸张消耗。2023年,国内首个“空地一体”智慧应急供血模式启动,广东首批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开通,目前,24小时无人机送血服务覆盖8家医院及2家血站,累计飞行14200架次、零事故运送各类血液成分,效率提升超60%。2024年底,“全自动血液交接冷藏系统流水线” 攻克全血无人化交接难题,“全智能血浆平板速冻流水线” 实现设备全自动联动,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与血液破损风险。

如今,宝安区中心血站的智能化实践已获多项国家级认证,每年节省运营成本超50万元,献血者满意度达98%以上。此次与老挝同行的交流,更让 “宝安经验” 成为国际合作的纽带,为中老血液安全体系建设搭建桥梁。

面向未来,宝安区中心血站将秉承 “团结、感恩、求实、创新” 的精神,深化5G(6G)、大数据与血液管理的融合,以“以人为本,用心服务”的理念持续探索,让数智化成果更好惠及民生,为全国乃至国际采供血事业发展注入更多“宝安力量”。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