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潜力激涌,一批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数据产品在深圳集中上市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09-17 16: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17日,由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数据要素专委会、华南数字产业集团等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数据产品集中上市仪式”在深圳举行。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39个县(市、区)的政府与企业代表逾260人参会,共同见证一批代表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成果的数据产品正式进入市场流通阶段。

活动现场,共有11款深度融合了地方特色资源与数字技术的数据产品获颁上市证书。这些产品承载了地域文化与产业特征,更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品牌提升、溯源管理、消费体验优化和产业协同。

例如,“富平小柿人”以拟人化设计传递柿子产业文化,“靖宇人参”推动道地药材品牌高端化转型,“汉寿甲鱼”以独特的养殖生态和肉质鲜美享誉天下,“宝应湖大闸蟹”来自国内规模最大的大闸蟹生产基地,“肯特AI游客智慧感知系统”可提升文旅服务的智慧化水平等,这批数据展品的集中上市,将为传统农业、文旅与大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

会上,华南数字产业集团发布“深圳市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平台”“一县一景平台”“找数168平台”“县域可信数据空间”“DRAL四位一体产业创新生态平台”五大平台,多维度为县域经济提供系统化数字支撑,助力实现从单点赋能到系统赋能的关键跨越。该公司与甘肃省庆阳市政府、湖南省郴州市数据局、中电鹰硕(深圳)智慧互联、中航(深圳)航电科技、优必选科技等20家单位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涵盖数据资产开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无人机产业、智慧农业、文旅数字化等领域,标志着“政府+企业+平台”多元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加速形成。

活动同期举行了县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共议县域数字未来。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委会会长倪春洋指出,数据要素已成为推动县域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华南数字产业集团董事长涂强表示,将继续深化“平台+运营+服务”模式,推动县域从“单点赋能”走向“系统赋能”,真正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此次活动系统展示了数字经济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的可行路径与广阔前景,随着数据产品持续运营、平台功能迭代与合作项目落地,更多具地域特色、数字基因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业态未来将加速涌现,为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数字样本”。

(图片由华南数字产业集团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