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钟雯:以数字化培训精准赋能,助力员工技能跃升

深圳环水集团
09-12 16:13
摘要

在深圳环境水务集团,有一位内训师,她以30余载水务生涯为基,以“授人以渔”的坚守,将一线经验淬炼成育人良方,把数字创新融入培训课堂。她就是深圳环境水务集团培训中心技能培训部部长钟雯。

钟雯的职业生涯始于1994年,彼时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踏入东湖水厂技术室,成为一名工艺主管。此后,在担任给水工艺业务经理和东湖水厂生产技术部部长期间,她带领团队优化制水流程、攻克水质难题,让汩汩清泉更稳、更安全地流入千家万户 

筑技能阶梯:让千余名一线员工持证成长

2021年3月,钟雯调入培训中心,这并非她首次接触培训——早在1998年至2007年间,她就曾先后在集团培训中心和人力资源部从事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此后多年的一线经验,为她的培训理念注入了深厚的实践底色。这一次,她带着更系统的思考,开启了集团技能人才培养的新篇章。

回到熟悉的培训岗位,钟雯立下目标:要构建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认定体系,为一线员工成长铺就清晰的技能进阶之路。她牵头组建各工种专家队伍,多次与上级人社部门沟通协调,将水生产处理工、化学检验员、城镇污水处理工、供排水泵站运行工等几个主营业务工种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范畴。她把30年的工作经验转化为可量化、可落地的评价指标,主导开发培训课程,从理论讲述到实操演练,每个模块都紧扣工作岗位,每个案例都源自一线场景。

五年耕耘,硕果满枝。钟雯带领团队举办31期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开展36期认定考试,1000余名一线员工成功取得了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不仅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跃升,更为集团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为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破实操难题:虚拟水厂打开培训“新天窗”

——“老师,这个加氯阀门我能亲手试一下吗?”

——“抱歉,厂站安全管控严,只能先看我演示。”

在传统的培训中,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受限于厂站安全、水质管控等因素,学员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往往只能“听讲解、看教材、记流程”,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能不能让学员在“安全环境”里提升实操技能?钟雯萌生开发水生产处理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的念头。作为平台开发的负责人,她与软件开发团队反复推敲,将构筑物、设备参数以及操作细节精准“搬”进虚拟空间。结合多年培训经验优化操作逻辑,平台界面既专业又简便,新人也能快速上手。2023年11月,虚拟水厂仿真实训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个“数字水厂”里,学员可以沉浸式模拟沉淀池排泥、滤池反冲洗、药剂投加等实操项目——曾经的“纸上谈兵”变为“身临其境”的实战演练。如今,平台已广泛应用于水生产处理工、供排水泵站运行工培训认定、新员工岗前培训,甚至成为校企合作的“实践课堂”,让在校学生提前触摸水务行业的真实场景。平台投入使用后,学员的实操考核通过率提升显著,真正破解了一线工种实操培训的“老大难”问题。

编培训教材:把经验智慧淬炼成“工具书”

在钟雯办公室的书架上,一本微微泛黄的《安全用氯》格外醒目——这是她在2006年参与编写并出版的培训教材。书中没有枯燥理论堆砌,将氯气使用的安全要点、风险防控、应急处置讲得透彻易懂。此外,她还参与编写《自来水厂运行管理》《机泵运行工》等多部培训教材。课堂上,她用生动讲解与耐心指导,使“自来水厂运营管理”“虚拟水厂仿真实训”等课程成为学员最期待的“干货课堂”。

从守护“清泉”到培育“人才”,从深耕工艺到创新培训,钟雯用匠心诠释责任,以师者情怀点亮了水务人才的成长之路。

编辑 詹珊珊 初审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