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辑|徐辅萍:深耕水务实践路,笃行培训赋新能

深圳环水集团
09-11 18:47
摘要

当晨曦初染盐田水质净化厂的粼粼波光,徐辅萍早已在泵房中俯身细察设备脉动。二十九载春秋流转,她以匠心为笔、以实践为墨,在深圳环境水务集团人才培育的沃土上,书写下“润物无声”的育人华章。她的故事,恰如一泓清泉,映照出滴水穿石的坚守,推动着更多深水人砥砺前行。

廿九载深水生涯:从一线技术员到水务专家

自1996年4月踏入深圳自来水公司起,徐辅萍便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近三十年来,她从东湖水厂技术室一名机电设备管理员,一步步成长为集团设备部业务经理、工程建设部设备业务经理,再到如今盐田水质净化厂的副厂长。

职业生涯的主要时间里,她都扎根于设备管理、技术改造与项目攻坚的一线。从机电设备的日常巡检到故障排查,她总是蹲在设备旁,把每一个参数、每一处构造都刻进心里。她曾先后组织“送水泵高分子涂料节能改造”“CMS2000层状剪切填料在水泵中的运用”等技术改造,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她参与过南山水厂建设、沙头角优质饮用水工程、盐田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等重大工程,在水处理设备设施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荣获集团公司和分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节能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经验赋能:从技术实践到培训育人

一线与实践,是她所有故事的起点。29年里,她的岗位在变,但扎根一线的积累,为她走上讲台埋下了最珍贵的“种子”。如今的她,身上有多重“标签”:深圳市财政局、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专家成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一级考评员,《机泵运行工》教材的编写者,供排水泵站运行工、水生产处理工、污水处理工等培训课程的主讲人……她还作为企业导师,代表集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征战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终斩获省级二等奖。从“管好设备”到“育好人才”,她完成了从技术骨干到优秀内训师的华丽蜕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她深知,培训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员的技能。为了确保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她常常花费数十倍于课本内容的时间,收集整理行业案例,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教训融入课程。课堂上,她常常会分享自己在技术改造中遇到的挑战与突破,让学员感受到技术的魅力与价值。

三重感悟:诠释内训师的成长心路

回顾自己的内训师之路,徐辅萍分享了三点感悟:

  • 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逊之心汲取成长力量。她认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她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领导与同事,成为她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她说:“厂里的老师傅们在日复一日的设备运维中,将技术打磨得炉火纯青,对每一台设备的性能、每一个部件的细节都了然于胸。他们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工匠精神。”这些鲜活的案例,如今成为她课程中最接地气、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学素材。

  • 二是“学而不倦,时刻归零”,以钻研之力破解工作难题。岗位各有挑战,唯有肯下“笨功夫”,坚守“水滴石穿、磨杵成针”的韧劲,才能做出成绩。她回忆起在设备部工作期间的一段经历:她从资料中了解到一种高分子涂料可有效提升水泵性能,但对具体施工方法、材料选型、工艺要求却一片空白。在领导支持下,她前往梅林水厂,对进口水泵进行解体观察,联系技术专家反复研讨改进方案,验证可行性,并连续多日坚守现场,审视细节,优化流程。最终,改造后的水泵节能效果显著,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应用。

  • 三是“以热爱为帆”,以责任之心做好培训传承。作为内训师,备课、资料查阅、讲义编写等任务往往需要利用下班时间完成。“虽然额外的工作占用了大量私人时间,但每当看到学员们能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感受到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所有的辛苦都化为心中的甘甜。”徐辅萍坦言这份热爱与坚持,也离不开培训中心各位老师的悉心协助和盐田分公司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

人才是企业立足行业前沿、彰显品牌实力的核心支撑,更是水务事业薪火相传、迭代发展的关键动能。谈及未来,徐辅萍表示,她将继续以实践为基、以热爱为引,把更多水务经验转化为育人能量,真正将“以培训赋能,以传承促成长”的理念落到实处,助力水务事业持续焕发新活力。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