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居然有40档音乐节目?看似火爆可我觉得好尴尬!

记者 杨媚
2016-06-22 00:51
摘要

2016年,近40档音乐类综艺节目荧屏井喷,花样和玩法不断推陈出新,却越来越难撩动观众的神经。 表面火爆的背后,实则歌手荒、作品荒,折射的是当今乐坛的原创荒。

《跨界歌王》刘涛载歌载舞

《跨界歌王》刘涛载歌载舞。

这几天,身边不少人都在聊《跨界歌王》,本来都奔着刘涛和王凯看节目的观众,一夜之间好像都被“TVB最惨女星”陈松伶圈了粉,一是夸她唱功多么好,二是看她和比自己小八岁的老公张铎秀恩爱。

作为吃瓜群众的我,好奇心爆棚立刻去找视频看。

嗯!果然是秀得一手好恩爱。但…说好的唱功呢?身为香港人的陈松伶,唱歌时无论是粤语还是普通话,发音吐字都有问题。

当然,作为一名演员来说,她的唱功还可以啦~

再看同台唱歌的其它“跨界歌王(?)”,秦海璐、刘涛、李光洁、郭涛……呜呜呜,看得我好尴尬!导演,可以把那些我喜欢的演员还给我吗!

《跨界歌王》李光洁演唱动感舞曲

《跨界歌王》李光洁演唱动感舞曲。

《跨界歌王》郭涛变身老爷爷秀歌艺

《跨界歌王》郭涛变身老爷爷秀歌艺。

就有一种,你造吗,欧阳娜娜你就好好拉琴啊干嘛要去演脑残偶像剧的同款遗憾。

言归正传

除了影视演员跨界来比拼歌艺,电子舞曲也有单独的竞演节目了,一批当年没红起来的金曲也要被“打捞”起来……

2016年,近40档音乐类综艺节目荧屏井喷,花样和玩法不断推陈出新,却越来越难撩动观众的神经。

表面火爆的背后,实则歌手荒、作品荒,折射的是当今乐坛的原创荒。

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的音乐真人秀只能说是包含了音乐元素的综艺节目,已经在背离音乐性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当各种“音乐遗产”被重复消费、各路“职业选手”越来越脸熟,再多的音乐真人秀也救不了华语乐坛的原创力。

1. 花样多,收视却大都成炮灰

这几年能火的音乐真人秀无非两大类: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素人争霸、以《我是歌手》为代表的明星竞唱。

在创意荒、歌手荒和广电总局政策调整等多重打击下,音乐类节目一度步入困局。就在不少人认为音乐类节目已接近穷途末路时,2016年,它们却卷土重来了。

从今年开始,前两季的音乐真人秀突然激增至近30档,俨然各大卫视的“标配”,并开始了花样翻新、细分受众。

比如前阵子《谁是大歌神》和《隐藏的歌手》都玩大咖和素人模仿竞猜的戏码;现在播出的《跨界歌王》邀请了刘涛、王凯、秦海璐、李光洁等一众影视演员也来歌艺大PK,《加油吧!美少女》目标是打造内地第一女团,刚开播的《盖世英雄》邀请了王力宏、鸟叔等专门玩转电子舞曲……

《跨界歌王》香港演员胡杏儿秀歌艺

《跨界歌王》香港演员胡杏儿秀歌艺。

《加油!美少女》导师海泉

《加油!美少女》导师海泉。

从类型上看,包括素人竞技、歌手竞演、悬疑推理、偶像团体养成、音乐游戏等形式花样翻新应有尽有。

接下来的7月暑期档,《2016中国好声音》又将敲响战鼓,还有即将开播的《原来是金曲》号称要打捞一批当年没红起来的金曲,《中国乐队》顾名思义是选拔乐队,《蒙面歌王》第二季将来袭,在网络平台播出的“超女”也将进入高潮……看来,这股音乐真人秀热潮将延续全年。

表面上一派繁华,事实上收视如何呢?

从已播完的节目来看,CSM50城收视数据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综艺最高收视中,仅《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进入前十地位;而在音乐类节目最高收视排行中,除了这两档节目外收视均没有破2。近期三档正在播出的节目《跨界歌王》、《盖世英雄》、《我想和你唱》、《加油吧!美少女》,单期收视率均徘徊在1%左右。

这意味着,在每年数百档的综艺节目大版图中,音乐类真人秀数量虽然占了上风,但收视大都成了炮灰。

2. 歌手荒,大家都只“收割”不“播种”

不但收视率难尽人意,事实上,歌手荒、作品荒,是音乐真人秀普遍遭遇的尴尬。

拿选手来说,《盖世英雄》中的吉克隽逸、吴莫愁都出自“好声音”,谭维维、平安、薛之谦、大张伟……几乎称得上“荧屏爆款”了。就连被公认为最佳造星平台的“好声音”办了四年也不过火了四、五个歌手,荧屏熟脸泛滥,难怪有节目只好把目光转向演员出身的“跨界歌手”。

《盖世英雄》吉克隽逸

《盖世英雄》吉克隽逸。

事实上,全国优秀选手资源就这么多,每档综艺节目都只想着迅速“收割”现成的,却没有人真正切切实实地“播种”,有限的人才资源被无止境地“开发”,原本的“璞玉”好声音成为被过度包装的“职业选手”。

谭维维虽有实力,但露脸频率实在太高……

高晓松曾拿“捕鱼”来比喻这种过度消费的现象。“唱片艺人不可能是在唱片公司里锤炼出来的,一定只能在生活中慢慢成长。选手们被养了几年之后,今年这一网都捞起来了,下一拨选手得再经历几年风雨。”

那么多音乐类节目,新人为什么还是出不来?知名乐评人“耳帝”评价,这几年综艺选秀方向是错误的,适合出唱片的歌手基本都会被淘汰,新人录制的新歌简直无法入耳。

SNH在《盖世英雄》

SNH在《盖世英雄》。

“如今年轻歌手的通病是现场跟录音只能占其一。‘好声音’等节目选出的歌手基本都录不了唱片,因为能出片的基本都现场唱得烂,容易被秒杀,即便评委保着,电视效果烂,观众也不买账。”

十三月唱片公司CEO卢中强认为,音乐真人秀节目最终还是个商业行为,艺人靠电视短暂获取关注,黄金期也就是三个月。“这期间如果立刻有作品跟上,符合受众预期,就能继续发展。问题是,我们的创作团队垮了呀!”

3. 原创荒,重复消费“音乐遗产”

卢中强提到的是音乐真人秀火爆背后的最大尴尬:作品荒,原创荒。

除了一档专门打造原创音乐的《中国好歌曲》外,现在的音乐真人秀不论形式如何变化,本质上还是在玩老歌新编的戏码,都在消费“音乐遗产”。《南山南》、《What's Up》、《我的歌声里》……这些“爆款”哪首不是翻唱?即使“好歌曲”,也只生出《卷珠帘》、《要死就要死在你手里》、《野子》不多的几首金曲。

2016中国好声音导师乘战车

2016中国好声音导师乘战车。

为什么原创那么难?因为收视率低啊!几位电视人都坦言,收视率不需要原创音乐,那不过是点缀罢了——要知道,收视峰值永远出现在戏剧性的时刻。让明星唱一首新歌收视都往下掉,谁还有勇气帮一个新人推自己的原创作品?

如今的音乐类节目,多标榜要为“内地乐坛寻找真正好声音”、“实现你的音乐梦想”,然而在娱乐性和音乐性发生冲突时,起初宣称的“音乐本质”最终都拐到娱乐本性。这几年选秀出来的新人,发行的个人专辑应者寥寥,大家记得的几乎都是他们翻唱的老歌。

好几位电视制片人都说,看似井喷的音乐节目背后,行业人对音乐类节目已然丧失了把控性,与其说现在音乐类节目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真人秀,只是跟音乐相关的节目而已。

“这些推陈出新的花样都是电视形态的突破,而非音乐行业的突破。音乐节目生命力的延续不仅仅来自于前端歌手的表演,更多基础来自幕后音乐人。如今,华语音乐的原创力已经消失殆尽。”卢中强这样说。

编辑 牧丫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