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起航:中国超级工程何以全球瞩目?

察理思特

07-21 02:27

摘要

7月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

2025年7月19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国资委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雅江集团”)正式成立。同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西藏林芝市开工。这项超级工程,是对工程技术极限的挑战,更是中国综合实力、战略眼光与发展雄心的集中展现。

7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造价1.2万亿

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的宏伟蓝图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源自西藏喜马拉雅山北麓,东流至林芝后急转向南,形成世界最深、最长的大峡谷。其下游50公里内落差达2000米,相当于660层楼高,水能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世界水能富集之最”

雅鲁藏布江 图源:IC Photo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聚焦于西藏林芝市,将采取截弯取直与隧洞引水相结合的方式,在约50公里长的河段内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相当于10个港珠澳大桥的投资规模,是三峡工程投资的近5倍。其装机容量预计达6000万千瓦至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意义非凡。

三峡大坝 图源:IC Photo

先进技术加持

巩固电力超级大国的优势

雅下水电站工程所处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繁,山体脆弱,给施工带来巨大挑战。但中国创新多项技术,如3D打印筑坝、无人机群监测山体裂缝、“柔性坝体” 抗震技术,以及成功挖掘30公里长的地下隧洞等,展现了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强大科技实力,这些技术不仅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也为全球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雅下水电站项目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等开发方式,预计将开挖4条长20 - 35公里的山体隧道,以及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大规模水电工程建设,推动了工程技术创新与突破,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水电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工程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工程设计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9000万吨标准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对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目前,深圳市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280亿度,雅下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大约可供深圳全市使用2.3年。

同时,项目还可能联动风能、太阳能开发,形成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重塑国家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转型与革命。

目前,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能源安全问题严峻。雅鲁藏布江水电的自主可控性,可有效对冲国际能源市场波动风险,提升国家能源自主性与稳定性,为国家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后盾。

重塑区域格局

或影响印度2亿人的命运

雅下水电站工程选址西藏墨脱县,距中印争议边界仅20公里。配套军民两用基础设施,可强化中国在藏南地区的实际控制与军事威慑力,遏制非法领土主张。与规划中的喜马拉雅山脉铁路网协同建设,将形成“能源-交通-边防”三位一体体系,大幅提升藏南地区实际控制力,以实质性工程巩固中国对中印边境的实际控制能力,对维护国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雅鲁藏布江流出中国后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其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影响当地约2亿人。中国的水电工程建设虽不会对下游水资源造成实质性威胁,但印度此前对中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复杂心态

在正常情况下,中国会通过“雨季蓄洪、旱季放水” 调节雅下水电站工程径流,降低下游洪涝风险,使印度受益。这一工程的实施,也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跨境水资源的利用与合作,为建立公平、合理的跨境水资源治理模式提供了契机。

作者|冯牧原

编辑|周玥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