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警方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港漂”学生被骗案数据及趋势、警方打击相关案件的工作进行介绍。7月14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案数量及金额,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涉案金额仍然巨大。
今年前5个月,警方已接获2574宗电话诈骗案,其中49名受害人是“港漂”学生,相关案件的诈骗金额达4400万港元。
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反诈骗协调中心总督察黄智雯表示,今年诈骗案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学生损失的金额仍相当大。她提到,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在7月10日接获一起求助案件,案件涉及“港漂”学生,受骗人于今年4月收到自称为内地官员的诈骗电话,受骗人听信对方的言论,并分多次转账给对方,累计被骗金额已达1000万港元。
黄智雯还指出,2024年涉及“港漂”学生的诈骗案中,有八成受骗人在赴港第一年时已经被骗,甚至有受骗人在未开学时已经落入诈骗案。她认为,骗徒正是利用受骗人未熟悉香港环境,未能及时接触香港防骗资讯,以此成为目标群体。因此,香港警方今年提前做好准备,令“港漂”学生赴港后可第一时间接收反诈骗信息。至于为何骗徒会掌握“港漂”学生的个人资料,其表示,不排除学生个人资料经不法渠道泄露。
此次发布会上,香港入境处总入境事务主任樊建中则重点介绍了几种“黑中介”的诈骗手段。他表示,有“黑中介”利用保证成功为噱头,期望通过虚假承诺招揽生意,并要求申请人缴付高昂订金,但“黑中介”收到申请人的申请费后,并没有将申请交给入境处。此外,有“黑中介”为了招揽生意,故意为不符合签证资格的人士伪造学历,以获取在香港就读或者工作的签证。
对此,入境处严正声明,所谓的“保证成功”纯粹是失实及夸张的宣传伎俩,申请人切勿误入骗局。若发现有人使用虚假资料,入境处必定追查到底绝不姑息,即使申请人通过中介提交申请,也要确保递交的资料正确且真实;若申请当中涉及虚假文件,申请者本人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最高罚款15万港元及监禁14年。
发布会现场,警方展示了多条防诈骗短片,用真实案例来拆解专门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手法。
例如,利用招聘平台或假扮商家以高薪兼职的手法,诱骗学生参与虚假交易,使学生垫付资金或提供个人资料;冒充内地公安或官员,利用电话或信息声称“港漂”学生涉嫌刑事案件,需要交保释金或个人资料以证清白;“黑中介”以“担保录取”的借口,游说“港漂”学生交大额定金及个人资料,受骗人不仅损失金钱,更有可能因递交虚假文件而负上刑事责任,被遣返出境;还有骗徒以低价租金或折扣要求“港漂”学生垫付大额租金,或将同一单位租给多人,以达到骗取财产的目的。
回复【南方读+】阅读更多深度原创
回复【找工作】掌握最新求职资讯
回复【+音】有声夜读,和你谈心
回复【天气】查询所在地实时天气情况
回复【报料】进入小南报料小程序
News
南方精选
News
视频精选
来源 | 南方都市报、香港大公文汇网
编辑 | 毛帅楠
校对 | 蓝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