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博雅教育转型的岭南实践
岭南大学秦泗钊校长接受《大学世界新闻网》专访--- 畅谈ChatGPT时代, 博雅型大学如何融入?
很难想象一所亚洲的小型博雅大学如何吸引世界知名工程教授和数据科学家成为掌舵者。但是,9月1日正式就任香港岭南大学校长的秦泗钊教授认为他赶上了博雅教育转型的好时机,他计划带领这所学校全面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和ChatGPT的时代。
越来越多学生担忧文字写作工作将被ChatGPT等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取代,一些博雅大学担心ChatGPT将导致招生人数不断下降,曾担任香港城市大学数据科学学院院长的秦泗钊教授却选择在这所博雅大学引入Generative AI(生成式人工智能)。
目前,岭南大学已经购入ChatGPT 3.5的许可证,秦泗钊教授决心确保所有学生和教职员都能负责任地使用。
2023年初,岭南大学与香港其他大学一样,对ChatGPT持谨慎态度并限制在校园使用。但现在,岭南大学决定积极拥抱ChatGPT。
2023年8月,在香港的大学中,香港大学率先允许使用ChatGPT,但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
秦泗钊教授认为不需要像香港大学那样限制每个学生向ChatGPT提出的问题数量。岭南大学允许学生免费使用ChatGPT,希望可以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先锋,通过实际应用评估ChatGPT对博雅教育的影响。
他在接受《大学世界新闻网》采访表示:“ChatGPT将彻底改变我们目前在教育领域和职场的工作方式。”他的目标是将数字化学习和数据科学工具应用整合到大学的博雅教育课程、研究以及大学治理中。
“我们希望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懂得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工具”他说。“我们将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培训,并探索新的方式评估课业成绩和支持学习。”
博雅教育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
秦泗钊教授表示:接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义远远不止是容许学生在作业中应用,整个课程内容都将重新调整。他说:“博雅教育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
香港的大学在课程开发上拥有较高自由度,可敏捷地根据技术发展改革课程,适应变化。他们能自由尝试创新的方法,将最新科技融入高等教育实践。秦泗钊教授说:“包括岭南大学在内的博雅型大学,必须迅速融入这个数字化时代。”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迭代的过渡阶段,当下博雅教育体系正在被改革。使用AIGC,无论是写作、艺术创造,还是创作音乐,你都可以在几秒钟内得到一个草稿或初步方案。但我们(人)仍然是核心,”秦泗钊教授说。
在他设想中,课程改进的一部分是灌输“我们必须持续创新”的新理念,创新必须植根在我们的教育系统。
秦泗钊教授认为,在内容生成更加简单的时代,学生需要参与研究创新活动。他说:“创新需要改变心态,学生需要明白知识是动态的,随时变化。”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在变化与不确定中寻找答案。
“我们在为大学增加“研究型”这个新维度、新标签,所以我们想把自己称为‘研究型博雅大学’ ”,秦泗钊教授说。
“假设有两个毕业生同时进入职场,如果其中一个熟悉使用ChatGPT,而另一个还沿用旧的方式工作,你就会看到巨大的差异。我们需要岭南的学生成为前者,他们要知道如何高效使用这些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秦泗钊教授说。
放眼未来,他说:这所博雅大学将设立新的数据科学学院,开设更多数据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人文、艺术和科学融合的学习机会。
“除了社会科学院、文学院和商学院外,我们将建立一个数据科学学院。引入新的学科后,我们将更容易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他解释说。
人工智能是一场知识革命
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秦泗钊教授,最初接受的是自动化工程师训练,并且是半导体行业中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专家。
随着许多工业流程过渡到自动化,他看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并描述为「人的自动化」。
他指出,在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将人从手工劳动中解放,紧接是电气化,再是计算机的信息革命,现在迈向人工智能革命,每次革命都将效率几何级提高。
他说:“一些同行将这次人工智能或大数据革命视为工业革命4.0,但我认为这是一场知识革命。”
原文链接:
https://www.universityworldnews.com/post.php?story=20230913131827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