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爽 通讯员 彭虹铭 文/图
近日,石岩浪心社区共建“童”行计划——组员志愿实践小组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该小组围绕“气候变化与社区生活” 课题,精心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志愿实践活动,吸引了辖区青少年志愿者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大自然保护协会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组员们开启了气候变化知识的大门。通过播放科普动画、展示详实数据图表,大自然保护协会老师向组员讲解了气候变化的成因、全球气候变化的现状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多方面影响。随后,重点聚焦社区生活,结合社区内常见的高温天气增多、极端降水导致局部积水等现象,让组员直观感受到气候变化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对气候变化有了初步认知后,组员们走进社区,开启了“社区气候变化踪迹探寻”实践活动。组员分成4小组,手持记录手册和社区地图,在大自然保护协会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社区内的植被生长情况、建筑物外墙状态、排水系统运行效果等。
在街心花园等地,组员发现部分耐旱植物的生长范围有所扩大,而一些喜湿植物则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大自然保护协会老师借此讲解了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小区低洼路段,组员记录了近期雨后积水的时长和范围,对比往年数据,直观感受到极端降水天气的变化趋势。
此外,青少年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如何减少社区温室气体排放”“怎样提升社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等问题展开头脑风暴,每个小组都确定了独具特色的社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在最后的方案模型制作环节,组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立体模型。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个个创意十足、构思巧妙的社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模型顺利完成。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模型,并向大家介绍方案的设计理念和预期效果。社区还为参与活动的组员颁发了 “社区环保小卫士”荣誉证书,鼓励他们继续关注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此次社区共建“童”行计划——青少年志愿实践小组活动,不仅让组员们系统学习了气候变化知识,提升了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接下来,浪心社区将继续开展此类青少年志愿实践活动,搭建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让更多青少年成为社区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共同打造更加美好、宜居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