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胃真的会越饿越小吗?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08-28 09:29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转发给正在减肥的朋友一起避开误区,健康瘦下来~

“我最近在减肥,每顿都吃得很少,就想把胃饿小,这样以后就不会吃多了!”

每次门诊听到这种减肥计划,医生都忍不住替大家的胃捏把汗……

很多人相信通过长期节食能让胃永久性缩小,但这个观点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呢?

我们的胃是一个神奇的弹性器官。

在空腹状态下,正常成年人的胃容量其实很小,大约只有50-100ml;而进食后,胃能扩张到1200-1600ml,甚至更大。

胃壁平滑肌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胃的运动,进食后,胃壁平滑肌会逐渐舒张,使其能容纳大量食物,就像我们吹气球一样。

但胃并不能无限制地容纳食物。如果我们长期暴饮暴食,胃就会像被反复过度拉伸的弹簧,时间久了肌肉弹性减弱、蠕动能力下降,导致腹胀、腹痛、胃酸反流,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胃出血或穿孔!

答案是否定的,胃不会越饿越小。那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饭量小了呢?

我们所感受到的“小”并不是容积上的“小”,而是胃的“适应能力”和“敏感度”发生了变化。

人的饥饿感是由我们的大脑中枢发出来的,当我们减少食量一段时间后,大脑会发出指令抑制我们的饥饿感,降低食欲。

但这种长期饿肚子的方式,只会让胃酸持续刺激,损伤胃黏膜,最终导致胃炎和胃溃疡。

虽然不能通过挨饿让胃永久变小,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增强饱腹感,自然减少进食量,减肥党快记好:

01

放慢速度,细嚼慢咽

从开餐到大脑接收饱腹信号大约需要20分钟。每口食物咀嚼多次,每餐吃够20分钟,等大脑反应过来,就不会不知不觉吃多了。

02

八分饱原则

当你感觉吃饭速度自然变慢,不饿了但还能再吃几口时,就该停筷了。这就是八分饱,既不饿也不撑,胃也舒服。

03

调整进餐顺序

尝试“蔬菜→蛋白质→主食”的进餐模式。先吃高纤维蔬菜(如西兰花、菠菜)占满胃的“空间”,再吃蛋白质食物(鸡胸肉、鱼虾)延长饱腹感,最后吃主食。这样不知不觉就少吃了。

04

餐前30分钟喝杯水/清汤

餐前30分钟喝一杯温水或清汤(约200-300ml),提前给胃“垫一垫”,产生部分饱腹感,正餐时自然就吃不下那么多了,还能补充水分。

05

选择高饱腹感食物

食用高蛋白(鸡胸肉、鱼虾、鸡蛋)和高纤维食物(燕麦、豆类、绿叶菜)能延缓胃排空,延长饱腹感。在胃里,膳食纤维还能吸水膨胀,占据空间却不增加过多热量。

06

视觉欺骗法

改用小尺寸餐具(如用直径18cm的盘子代替22cm的大盘),视觉上会觉得“很满”,大脑也会觉得“吃饱了”,能自动减少食物摄入量,而满足感却不会打折扣。

其实真正的“缩胃”,不是缩小胃的容积,而是缩小自己的食量。通过调整习惯,让胃更敏锐地感知饱腹信号,自然就会少吃,还不会伤害身体。

健康减重的核心从来不在于极端饥饿,而在于与身体建立智慧的对话——听懂它的饱足信号,给予恰当的营养,保持适度的活动。这比任何极端节食都更持久有效。

下次当您想“饿小胃”时,不妨试试这些方法,慢慢培养新习惯,生活化减重才是王道~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