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机器人(NVIDIA Robotics)官方账号在8月22日放出预告,表示即将为人形机器人带来一款“全新大脑”。预热视频中出现了英伟达CEO黄仁勋,他在一张卡片上写下并签名:“致机器人,享受你的新大脑!(To Robot, Enjoy Your New Brain!)”
当地时间8月25日,英伟达正式发布了最新“机器人大脑”Jetson Thor——这跟普通的硬件迭代不同,而是为物理AI领域带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作为业内最接近“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设想的行动关键,这次更新如何改写AI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算力炸裂延迟更低
据澎湃新闻报道,Jetson Thor的 AI 算力达 2070 FP4 TFLOPS,较上代 Jetson Orin 实现了7.5倍提升,能效提升了3.5倍,功耗仅为40–130W 。Jetson Thor还能够在端侧直接处理高速传感器数据并进行视觉推理,同时还能并行运行多个生成式AI模型,从而突破机器人领域的一大核心难题——多AI工作流的高效运行,使其能够与人类及物理环境实现实时、智能的交互。
Jetson Thor 开启了通过多传感器输入进行实时推理的全新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的响应速度极快。据36 氪报道,Jetson Thor能在200毫秒内输出首个token,并以每秒25个以上的速度持续生成,这几乎让机器人能够与人类进行实时自然对话。由此可见,人形机器人未来将不再依赖云端计算,仅凭端侧算力便能在复杂场景中灵活适应和独立完成任务。
真实应用:一线行业已经部署
这一代“大脑”已被多家重量级企业采用和测试,应用场景涵盖人形机器人、医疗设备、自动化物流等。优必选、宇树科技、银河通用、联影医疗、亚马逊机器人、波士顿动力等企业已率先部署Thor模组 。这种跨行业的认可,进一步验证了Thor不再只是概念产品,而是具备广泛落地能力的现实平台。
DRIVE AGX Thor开发者套件
英伟达同时宣布,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DRIVE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已开放预订,预计9月开始发货。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此前,在2024年3月的英伟达GTC大会上,比亚迪宣布计划基于DRIVE Thor平台开发其下一代电动汽车。同时,广汽埃安旗下的高端品牌昊铂也透露,其新一代电动车型将搭载DRIVE Thor平台,并预计于2025年投入量产。
从“跑模型”到“统管AI”
Jetson Thor不仅在硬件划时代,在软件层面也整合了英伟达完整的AI生态栈:包括用于机器人仿真的Isaac Sim、用于视觉AI的Metropolis、用于传感器流处理的Holoscan,以及用于控制策略生成的Isaac GR00T基础模型
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云→模拟→边缘”的闭环中,完成模型训练、仿真验证和部署推理一体化流程。Thor成为机器人开发者真正意义上的“全栈大脑”。
随着Jetson Thor的应用落地,机器人正逐渐从“实验室里的原型”走向“现实世界的伙伴”。它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环境、快速做出反应,还可能在工厂、医院甚至家庭场景中承担起真正有价值的角色。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机器人的想象将不再局限于冰冷的机械,而是能与人并肩协作的智能存在。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