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在周末”创办于2012年,项目名伶汇聚,剧目琳琅,是省内为数不多、汇集不同粤剧院团、定期在深圳戏院展演的大型粤剧文化惠民活动,已发展成为深圳乃至湾区粤剧粤曲爱好者共赏“南国红豆”的重要平台之一。通过“粤剧周末剧场”“粤剧进校园”“粤剧进社区”等演出方式,呈现粤剧经典传统剧目、大型新编(复排)精品剧目等优质粤剧内容,充分展现粤剧作为民族文化瑰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已成功演出超400场,并精选剧目开展同步线上直播,既传承经典又培育观众,焕发粤剧新光彩,增强粤剧生命力。
铁拳铮铮铸国魂,热血浩气贯长虹。备受瞩目的粤剧《南拳》将于9月亮相第十四届“粤剧在周末”舞台!这部粤剧舞台上的“功夫片”,将由广州粤剧院·广州红豆粤剧团精彩呈现,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粤剧与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熔铸一体,在擂台激荡与战场烽烟中,绘就南粤武林的血色长卷,奏响荡气回肠的家国壮歌。本次演出为《南拳》全国公演后首次登上深圳舞台。
岭南双非遗深度融合,“国家队”阵容倾力打造
粤剧《南拳》用当代舞台艺术活化传统武术,用传统武术为粤剧注入全新热力,展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和粤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
该剧以岭南武术英豪从世俗英雄蜕变为民族英雄的传奇为主线,既展现岭南武术的刚健雄风与粤剧南派技艺的独特魅力,更深情讴歌了以武术家为代表的平民英雄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剧中的“南拳”不仅从硬桥硬马的技击之术上升为刚健有为的精神图腾,其彰显的湾区双非遗魅力,更呼应了第十五届全运会“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时代强音。
粤剧《南拳》主创阵容堪称“国家队”,汇集了国内多位知名主创:一级编剧梁郁南,一级导演、著名京昆武生表演艺术家翁国生,还有隋晓峰、邹裕伟、边文彤、周正平、蓝玲、张颖、郭金鑫等舞台艺术创作精英,并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代表性传承人房胜棠担任武术顾问。
演员阵容实力强大,由一级演员、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振江出演江一龙,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非凡出演郭胜男,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饰演江一龙师父谭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崔玉梅饰演江一龙母亲钱慧芳。
武戏设计震撼吸睛,唱腔音乐与情感深度融合
导演翁国生介绍,在《刻谱》一场,江一龙以铁锥为笔、石板为纸镌刻北腿口诀时,融入戏曲“出手功”技巧,在月下演绎刚柔并济的南拳韵律,意境深远,武舞相融。而当郭胜男怒毁拳谱,传统的“椅子功”“摔跌功”的“腾挪摔打”被转化为情感冲突的外化,让武林理念之争具象为充满戏曲美学的身体对话。而《淞沪会战》关键戏码,则设计了江一龙与广东志愿军的大型战场集体武舞,有机融合戏曲“颠步”“磋步”“微步”“曲步”及“前空翻”“旋子360”“乌龙绞柱”“飞脚过人”等高难度毯子功技巧。在硝烟战火中舞出志愿军的无畏英姿,将武戏的戏剧张力和观赏性推向高潮。
《南拳》在粤剧经典唱腔基础上,大胆融入粤歌,还巧妙运用耳熟能详的广州童谣《月光光》,将其化作母子情感纽带,使音乐元素与人物情愫紧密相连。阳刚武戏与柔情唱段交织,勾勒出人物对爱的憧憬、对家国的坚守,实现动静平衡,为观众带来视听双重盛宴,全方位彰显粤剧《南拳》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红色南拳”震撼舞台,湾区共融照见家国情怀
蔡李佛拳以其“武以强族”的精神内核,激励着历代门人投身革命洪流。可以说,爱国是深植于蔡李佛武术文化基因的“红色”血脉,故蔡李佛拳又有“红色南拳”之誉。
从擂台争霸的荣光,到淞沪战场以血肉之躯硬抗日寇炮火,江一龙的成长轨迹,正是岭南武术精神从“术”到“道”的悲壮升华。剧中的“南拳”超越了个人勇武的标签,成为“头颅祭满黄浦江”的民族血性与“不除倭寇誓不还”的家国担当,展现了个体生命的成长,映照出民族意识的集体觉醒。
“武有南北,国岂有南北!”剧中北胜蔡李佛宗师谭三的话语掷地有声,其与“北方五虎”之首的顾汝章突破武林门户之见的“易徒而授”情节,所传递的打破“南北”隔阂、追求“山河无别”的武林理想,在大湾区文化深度融合的当下,成为区域共荣、文化互通时代呼声的生动写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次广州粤剧院的演出中,传统粤剧名作《范蠡献西施》也将同期上演,该剧讲述了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为实现复国大业,忍痛割爱,将心爱的西施献给吴王夫差的悲壮故事。既蕴含着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又有感人至深的爱情纠葛,唱腔优美动听,情节跌宕起伏,是粤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剧目由一级演员、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振江和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嘉宜联袂主演。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