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文/图
与君初相见,犹如故人归——
我的“出走梦”
2016年6月,同学微信我,光明中学今年又招老师,你还来吗?2015年,我和光明中学有接触,后因各种原因错过。高不可攀的房价,背井离乡的孤单,让我内心奋斗的小火苗闪了又灭。故乡山水清,何处不养人?在自宽自解的安慰和贪求安逸的懒惰里,我纠结,退却。
时隔一年半,又有机会,动了跃跃欲试的小心思,按指引投了简历。7月初,意外接到面试电话。那就试试!匆匆上完2节课后,我坐上开往深圳的高铁。第二天试课结束,幸运拿到录用通知。看着那盖着红印章的薄薄一张纸,我有些恍惚:已至不惑,就这样轻飘飘地,将自己投入另外一段陌生?我还有多少勇气,敢舍下稳定去赌不可知的未来?
7月下旬再接通知,说直接带高三,一头雾水晕晕乎乎,就这样拖个行李箱,单枪匹马来到多少人的梦想栖息地——深圳。
7月29号,深圳以一场瓢泼大雨迎接我。当时还不相识的大艳老师站在深圳北站等了一个多小时,雷电交加中,载我一路平安抵达光明。这是我来深圳收获的第一份温暖。
深圳真是热情包容的城市。茫然忐忑中,我感受到太多友善。担心饮食不习惯,凌老师特意做香菇辣椒开胃菜给我;小春姐时刻为我入编的事操心,不断给我加油打气;刘特、崔姐姐处处指点帮助;班主任间各种嬉笑打闹,“神补刀”阿刁,古灵精怪的晓娜……大家一起开心工作,互相帮助,有太多创意和欢乐。
时任级长的坚主任,在我向他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时,总是对我竖起大拇指,这份鼓励给我信心和勇气,也让我养成对学生竖大拇指的习惯。
背井离乡的艰难中,因为可贵的温情涌动,我很快融入单位,成为活跃的一分子。42岁的我,成功完成人生第一次遥远的“出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我的“冠军梦”
来光中的前五年,我带了四届高三。我原本更喜欢带高一高二,可以开展语文活动,感受更多教学乐趣。同事一句“相信你,可以把事情做好”就让我快乐地肩负沉甸甸的责任。
2017届高三基础太弱,我拼尽全力,几乎每晚11点下班,任教班级高考本科上线超目标9人,创学校历史新高,开门红。2018届高三,让一个不爱语文的理科班高考均分超过省均分10多分。2019年迎来我教学生涯的顶峰,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喜人。杨同学139分,为当年深圳市语文高考最高分。班级均分115分,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劲头,所有的测试卷包括作文当天批阅,第二天评讲,全班学生的问题一个个当面点评修正。晚修几个小时下来,嗓子已经冒烟,可就是对自己对他们充满无限信心。还记得当时笑着对他们说:“有一种教练是郎平,自己是冠军,也能让学生得冠军;有一种教练是陈忠和,自己不能得冠军,但能让学生得冠军。我是陈忠和那种类型。”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度过了充实愉悦的高三。谁能想到一时的激励之语,竟然真的成为现实呢!深圳,真是能诞生奇迹的地方!
▲王蓉和学生们在一起。
百啭有人解,因风过蔷薇——
我的“专业梦”
一边是教学,一边是德育,我在教育教研路上留下自己浅浅的脚印。以40多岁“高龄”参加比赛,先后获得光明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风采大赛一等奖,获得深圳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和“高考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和钟老师合著《中学起始班级高效带班策略》,参编《古文观止分主题阅读》等书籍,发表多篇教育教学论文。2023年11月,参加光明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公开招聘,幸运地通过笔试、面试,最终入选。聚焦教学教研,在新的赛道,做迎风奔跑的女子,继续在高中语文的路上深耕。
一晃,来深圳九年了。九年里,有努力,有挣扎,有错过,有收获。下一个九年,我会怎样努力,又怎样收获呢?人间这一程,我坚持,去寻找去塑造更敞亮更厚实的自己,倾尽全力,做有生命温度、有专业能力的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