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出口大区和制造业强区。作为区产业主管部门,深圳市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区工信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工作责任制,服务大局,勇当尖兵,在做好单位内部学法用法的基础上,结合部门职能,深入开展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活动,以服务带动普法,以普法促进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普法责任机制建设,做好部门内学法用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普法责任机制。
区工信局坚持党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领导,将普法统筹工作作为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职责,成立了局“谁服务谁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形成了局领导牵头,办公室统筹组织,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机制。
(二)加强宣传教育,深化法治文化建设。
建立党组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机制,每年举办局普法培训讲座,邀请专业律师讲授宪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合同法、民法典、监察法等法律知识,让全局上下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2019、2020年区工信局普法培训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区工信局积极发挥产业部门职能,所牵头制定的政策文件占据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1+5+7”系列政策的半壁江山,包括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促进金融业发展实施办法、工业控制线管理办法、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办法等,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制定了系列稳增长政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等,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结合机构改革实际,重新修订局内部管理制度10余份,制定局常用公文模板、合同模板合计20余份,提升局行政管理规范化水平。区工信局在全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得分99.8分,位列全区职能部门第一名。
二、多角度全方位,社会普法宣传常抓不懈
(一)加强普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工信局普法及政策宣传队伍构成主体多元,形成了包括各业务科室骨干、公职律师、法律顾问、行业协会及重点园区管理机构骨干的普法工作队伍,组建政策宣传(企业服务)队、金融服务先锋队,承担了包括政策宣讲、综合业务培训等普法工作,每当市、区新政策出台,第一时间组织熟悉业务的讲师团分赴各街道社区、园区、重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政策服务,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纳米”。今年按照防疫有关工作要求,工信局联合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及相关行业协会采取线下主持、线上收听,线上和线下互动方式,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50余场,覆盖企业超17万家次,并通过广电集团对线上宣讲进行录播,方便企业随时回看,破解政企信息不对称难题,助力企业及时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
局长带队参加宝安广电中心民生访谈节目,就如何指导企业复产复工、政府如何扶持企业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作出解答。
惠企政策宣讲公益直播
(二)紧密围绕区工信局主管业务开展专题普法活动。
一是组织举办外贸政策宣讲,发挥海关对口联系部门作用,联合开展通关监管、出口转内销、防疫物资出口、海关及地方外贸扶持政策等多场政策宣讲活动,参加企业500余家次,并通过开展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保统保政策及出口贸易规范化操作培训活动,2020年小微企业出口信保投保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逾3倍。
小微外贸企业统保政策宣讲会
二是组织举办外商投资政策宣讲,针对近年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和《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的若干措施(修订版)》等法规政策开展宣讲,为宝安区外商投资企业送“定心丸”,确保企业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促进企业新一轮发展。
外商投资法政策宣讲会
三是组织网络安全法培训,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作,邀请网警大队为宝安区工业企业开展网络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技术培训,规范行业从业者行为,依法保障并促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健康发展。
工业企业网络安全法培训
四是开展节能普法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市区共同举办、政企合作等多种的方式对节能法律法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开展“节能大讲堂”“节能在线”等多场节能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五是开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普法宣传,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自觉遵守条例,不得变相拖欠中小企业款项,同时建立清理拖欠账款工作长效机制,实现宝安区清欠工作“动态清零”,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配合区普法部门,落实区统一部署的普法工作。
一是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通过网站宣传、走访企业等方式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牵头制定《宝安区2020年会展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积极参与开展区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通知辖区内各大型综合体、各连锁商超,利用购物广场、商超的显示屏、及场内媒体投放平台广泛宣传国家安全教育日的内容。
三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直播活动,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正值疫情期间,工信局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主题为“知识产权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圆桌论坛及现场网络直播活动,该场直播观看人次达2000余人。
四是推进“6.16”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组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全力督促辖区再生资源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共组织辖区59家再生资源回收站在线学习企业消防安全知识,组织大型商超开展消防疏散演习及安全生产宣传日活动,辖区商贸企业约200人次参与,使相关行业从业者进一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安全生产培训和商业超市综合体安全生产培训
三、创新普法形式,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一)创新政策公开发布及解读形式。
局领导主持召开政策发布会、走进电视台演播室,开展宝安区政策解读系列访谈活动,对由区工信局牵头制定的、对社会关注度高、与企业利益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如《工业互联网白皮书》《宝安区重点产业项目和总部项目遴选及用地保障实施细则》《宝安区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宝安区支持产业类行业协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进行重点解读,提高文件政策解读的针对性和权威性。
局长政策解读
(二)打造“宝i企”小程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
2020年4月,区工信局联合有关部门打造了“宝i企”服务企业平台,为深圳市首个区级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其中,设置了“惠企政策”模块,政策资讯、政策解读集中发布,实现惠企政策“一站汇”,并依托大数据核心技术,通过搜索关键词、勾选政策偏好等设置,为企业点穴式精准匹配政策,实现政务服务“量身定制”;同时,积极推动协调相关部门在“宝i企”上线“法律援助”模块,为企业提供常见法律疑难解答等服务,为破解政企互动难题提供了一个渠道畅通、高效便捷的“宝安解法”。
宝i企“惠企政策”模块
(三)善用新媒体深入开展普法宣传。
区工信局牵头开展了2020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共计开展“六进”集中宣传活动470余场,加强与各类新媒体合作,开展主题为“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的融媒体创新宣传,用防非知识市民问专家答的互动模式增添市民关注度。还举办了宝安区抖音宣传挑战赛,发动辖区街道、金融机构、广大群众制作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活动期间共收到参赛作品60个,并评选出最佳宣传机构、最佳流量奖等奖项,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专题普法宣传。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视频大赛
(四)依托新平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区工信局始终坚持“企业需要什么、企业家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工作思路,结合企业关注重点、难点,依托局设立的金融超市开设企业法务知识大课堂,2019年金融超市新服务大厅投入使用以来,区工信局共组织十余场企业相关的法务知识宣传活动,邀请金融、法律专家围绕“民法典时代下劳务派遣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防范”“企业激励制度之年终奖的设计法律实务”“企业如何有效处理应收账款难题”“薪酬福利设计技巧与支付管理及实操技巧”“员工入职与劳动合同”“员工离职的法律风险”等开展公益性专题法务宣讲活动,覆盖企业逾万家次,推动辖区企业提升依法治企能力,助推企业稳健发展。
企业法务知识系列宣传
(五)指导辖区行业协会及企业加强法治建设。落实市发改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改革任务工作清单内容,推动宝安区智能制造行业协会设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与行政、司法途径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渠道;大力推进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认真对照创建标准,广泛发动辖区企业开展申报,我区瑞德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脱颖而出,获评2019年广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占我市获评企业家数近30%。
宝安区智能制造行业协会设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
编辑 梁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