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柳向阳谈露易丝·格丽克:我们都需要回到纯文学的传统
读特记者 张锐/文 齐洁爽/图
2020-10-08 21:38
收录于专题:2020年诺贝尔奖

“特别意外,完全没有没想到!”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的消息传来后,她的两部诗合集《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的中文版译者柳向阳在接受读特记者采访时这样感叹。 

去年,柳向阳曾作为诗人嘉宾参加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特区报社承办的第十三届“诗歌人间”。柳向阳从 2006 年初开始阅读、翻译格丽克诗歌,大部分自由时间放在了格丽克诗歌上。他记得初读到《卡斯蒂利亚》时,“喜欢得无以复加。背。译。另一首《卡斯蒂利亚》,写春天、爱情、梦想……飘荡着橙子花香,让人沉醉!最初读到时,我奇怪一贯刻薄写诗的格丽克居然也写这样美丽的诗!”

据了解,早在 2007 年,柳向阳即同格丽克联系,希望出版她的诗选中文版,但她不愿意出版“诗选”,而是希望《阿弗尔诺》《七个时期》等诗集一本一本完整地翻译出版——那时她的第十一本诗集还没有出版。“即使在美国国内,格丽克几十年来也从未出版过一本诗选! 2012年面世的《诗 1962—2012》没有用‘诗全集’这个名称,也是已出版的十一本诗集的合订本。”柳向阳向记者表示,他所翻译的两本诗集涵盖了她的十一本诗集,其中前五本诗集是选译,后六本诗集是全译。他根据单行本翻译,后期则根据诗全集校对。几乎全部译诗,都经版权代理转给她过目。在翻译中遇有不确定之处,柳向阳通过邮件向她请教,后来又将她的部分回复译出,作为译注,并标明“作者解释”。

他坦言:“我从来没有想过格丽克能够得奖,这几年诺奖的拳法打得是有些偏,很难猜测。”但诺奖再次青睐诗人,这让柳向阳觉得是“应该的”——“格丽克提出了理想主义的概念,而诗歌也是最能代表理想主义的体裁,这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初衷不谋而合。作为纯文学的诗歌理应得到诺奖的青睐。”他看来,那些常年“陪跑”的作家虽然呼声高,但相对通俗的书写并不会得到诺奖的偏好。


柳向阳在《代译序:露易丝·格丽克的疼痛之诗》中写道:“格丽克写作五十年,诗集十一册;有论者说,格丽克的每部作品都是对新手法的探索,因此难以对其全部作品加以概括。总体而言,格丽克在诗歌创作上剑走偏锋,抒情的面具和倾向的底板经常更换,同时又富于激情,其诗歌黯淡的外表掩映着一个沉沦世界的诗性之美。语言表达上直接而严肃,少加雕饰,经常用一种神谕的口吻,有时刻薄辛辣,吸人眼球;诗作大多简短易读,但不时有些较长的组诗。近年来语言表达上逐渐向口语转化,有铅华洗尽、水落石出之感,虽然主题上变化不大,但经常流露出关于世界的玄学思考。统观其近五十年来的创作,格丽克始终锐锋如初,其艺术手法及取材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又聚焦于生、死、爱、性、存在等既具体又抽象的方面,保证了其诗作接近伟大诗歌的可能。”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露易丝·格丽克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而柳向阳却认为,“挖掘冷门”,是诗人和译者应该共同关切的。“挖掘那些回归纯文学、回归传统的作品和题材,表达人们内心的真正关切和期待的东西,才是特别有意义的。”在颁奖词中这样评价她:“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对此,柳向阳称这就要涉及到她的创作方法和表达方法,“格丽克是回归古希腊传统的,她是用古希腊传统写自己的个体生命经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东西方的文学世界,我们都需要回到这种纯文学的传统。”

对于这一点,柳向阳撰文阐释:“在此我们应该有个基本的理解:格丽克是一位现代诗人,她借用《圣经》里的相关素材,而非演绎、传达《圣经》。实际上,当她的《野鸢尾》出版后,格丽克曾收到宗教界人士的信件,请她少写关于神的文字。她在诗歌创作中对希腊神话的偏爱和借重,也与此类似。‘读诗的艺术的初阶是掌握具体诗篇中从简单到极复杂的用典。’了解相关的西方文化背景和典故,构成了阅读格丽克诗歌的一个门槛。如诗集《新生》中《燃烧的心》一诗,开头引用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五章弗兰齐斯嘉的话,如果熟悉这个背景,那么整个问答就非常有意思了。接下来的一首《罗马研究》,如果不熟悉相应的典故,读起来也是莫名其妙。”

尽管翻译了格丽克两本诗集,柳向阳称自己与格丽克一直以邮件沟通联系,“她不是很喜欢出门”,这种“低调”在格丽克的创作中也有所体现。在《月光的合金》代译序中,柳向阳写下自己的体会——“实际上,她也一直有意地抹去诗歌作品以外的东西,抹去现实生活中的作者对读者阅读作品时可能的影响,而且愈来愈决绝。比如,除了 1995 年早期四本诗集合订出版时她写过一页简短的‘作者说明’外,她的诗集都是只有诗作,没有前言、后记之类的文字——就是这个简短的‘作者说明’,在我们准备中文版过程中,她也特意提出不要收入。译者曾希望她为中文读者写几句话,也被谢绝了;她说她对这本书的唯一贡献,就是她的诗作。此外,让她的照片、签名出现在这本诗选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格丽克的获奖,柳向阳表示:“喜欢她的作品就去读,但不要因为是诺奖就去凑热闹。不喜欢她的人可以去网上找一两首来读,看看自己有没有喜欢的可能。诺奖有这样一个作用,把一盘菜端到你的面前,让你看一眼,如果没有就不会看到这盘菜。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