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锋破局!南二外集团重塑干部培养生态新格局

深派教育 吴吉
07-05 13:1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不仅是学校高效运转的保障,更是引领学校走向卓越的核心引擎,而这其中,“上承领导、下接教师 ”的中层干部队伍尤为重要。他们不仅需要把学校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更肩负着激发团队潜力,推动整体发展的重任。  

2024年10月至2025年6月,一场横跨两年的青年干部培训在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以下简称“ 南二外集团 ”)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就是青年干部“争锋行动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 ”南二外集团韩晓宏书记说。  

一年来,每一个研讨的瞬间、每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回实践的探索,都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了教育追梦的激昂乐章。  

“回顾一路走来的学习历程,我看到深圳湾的科创风潮遇见黄浦江的百年文脉 ,教育创新的基因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壤中迸发出的璀璨星火…… ”赤湾学校对外交流处主任孙怡心说。   

“此次行动,不仅让我见证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鲜活实践,更深刻体会到教育管理从‘制度约束 ’向‘文化引领 ’、从‘ 管控 ’向‘赋能 ’的转型趋势。 ”大磡小学办公室主任陈凯说。   

再度回首,“争锋行动 ”不仅是促进南二外集团青年干部成长的重要契机,更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激励着集团青年干部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书写集团化办学新的辉煌。  

体系赋能:鼓励青年干部人人争先

相较于南山区内其他教育集团而言,南二外集团有其自身特色。13所成员校在地域上更为分散,发展阶段也呈现多元化。鉴于此,三年前,集团领导便以融合、共生为核心发展理念,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更强、更亲、更新的二外集团 ”的愿景。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想集团各校融合起来,得先把各校区的老师们团结起来!而青年干部无疑是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力量,他们承担着新时代教育先锋的角色与使命,是教育变革的推动者、教育质量的提升者以及教育公平的促进者。  

南二外集团向来注重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一年前,便成立了青年干部成长训练营。通过前期申报、笔试筛选等几个环节,最终40名青年干部光荣入驻,而他们是集团人才梯队的重要后备力量,也成为此次“争锋行动 ”的基本人员构成。  

所谓“争锋 ”,即争当先锋。意即鼓励集团青年干部们人人奋勇争先,个个独当一面。人才强了,集团发展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  

2024年10月18日下午,在“争锋行动 ”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南山区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育纪工委书记欧阳四波亲临现场。他强调,培养党的后备干部离不开四个关键方面: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集团党委书记韩晓宏鼓励大家:“用理论指导实践,用思考引导学习,用实干落实争锋。”在这个承载着青年干部成长期望的重要时刻,这些基本理念为活动指明了方向。  

“争锋行动 ”以“强化责任使命、锤炼履职素养、赋能干部成长 ”为主题。为让行动更为专业和系统,集团还引入“外脑 ”辅助设计了一系列流程。采用“ 学、践、研、评 ”四阶段模型,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培养模式,全面覆盖理论学习、实践应用、跨校参访、成果考核等环节。如果说学习先进理念是青年干部成长的必要基础,那么在实践中探索、应用,实现知行合一,则是此次行动必须达成的关键目标。  

培训过程扎实推进,各阶段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干部人才综合测评阶段,项目构建履职能力模型,系统化评测明确选拔标准;专业系统实践培养阶段,以“解决现实问题 ”为导向。参访深圳市宝安中学、明德实验学校、龙岗外国语学校等多所优质名校,听校领导分享、与中层交流,获取经验案例并撰写记录表、构建方案;干部们还走出深圳,赴上海、杭州等地名校,开展“学校高质量发展 ”主题学习。  

理论学习为集团青年干部们提供了方向指引与思想武装,而实践探究则让他们有机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教育日常,亲身体验并洞察教育创新的实践路径与成效。  

跳出孤岛:以旁观者视角审视教育日常

对于青年干部而言,从理论武装到实践探究这一过程,绝非是简单的知识技能迁移,归根结底,它是一场关乎教育创新的深度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对于常年埋头于学校日常管理琐事的学校中层干部而言,跳出舒适圈和思维的孤岛,以审视的角度看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集团党委书记韩晓宏、校长田亿欣亲自率队,先后深度走访了17所标杆学校。其中上海、杭州各5所,深圳7所。不仅覆盖上海高安路第一小学、徐汇中学及杭州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采荷第一小学等长三角名校,更深入参访深圳外国语教育集团、深圳宝安中学教育集团、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等本土优质教育集团,聚焦不同区域教育生态创新逻辑。  

上海研修之旅,学府一小教学处副主任蔡翠芳留意到了许多细节:徐汇中学以百年校史墙串联起文化传承与科创实验室的未来感;高安路一小(华展校区)在校园各个角落设“小队活动点 ”; 向阳小学的“成长记录墙 ”则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学生成就感的展示台……“过去,我的教育视野始终聚焦于课堂教学的‘一亩三分地 ’,只关注知识的传递。但在走访过后,许多细节让我突然意识到——校园不是知识灌输的‘容器 ’,而是立体的‘第三教材 ’。 ”蔡翠芳感慨。                  

平山学校安全处王政林主任多年担任体育教学工作,他对外地学校在体育方面的重视印象极深。“他们的体育器材就整齐地摆放在操场旁边,随取随用,即便在课余时间,学生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和器材。”这种“体育融入日常 ”的教学理念,与南二外集团致力于全学段、全场景构建体育教育环境不谋而合,更提供了一条更精细、更直接的落实路径。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的探访经历给赤湾学校对外交流中心主任孙怡心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全国首所公立委托管理模式学校,其“校董会 ”“ 管办评分离 ”等一些突破体制边界的管理模式让她意识到,在今后校园工作中,自己也能够引入更多的协商与决策主体,而不仅仅是依赖校内的闭环管理。   

 “这既是一场学习之行,更是一场认知重塑之旅。”学府二小办公室(党办)主任郭丹丹说,通过此次培训交流,她意识到办公室和党办不仅是处理事务的部门,更是联结组织目标与校园文化的关键节点,“我们不仅要‘做得准 ’,更要‘想得深 ’。 ”   

赤湾学校小学教学处副主任任裕涵感慨,争锋行动让自己“收获颇丰 ”。 在深圳市内名校里,她看到儿童的自由生长;在上海名校里,她看到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教学资源与方法、学生培养等多个方面,她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如果说,去集团外的其他学校探访开阔了青年干部们的眼界和视野,了解到“别人在怎么做 ”,那么,到集团内兄弟学校的探访交流,则让青年干部们感叹“原来优秀就在我们身边 ”。  

2025年5月22日,争锋行动最后一站——训练营学员来到了赤湾学校。 赤湾学校曾被人称为“ 既是教育高地也是教育洼地 ”,“ 高地 ”是指学校的地理位置,“洼地 ”是指学业质量。  

2022年8月,原深中南山创新学校副校长孙立春调任赤湾学校校长。而今,不到三年时间,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恰逢赤湾学校三年行动计划接近尾声。  

5月22日当天,集团韩晓宏书记亲自带队,来到赤湾学校。孙立春校长以《破茧•蝶变•焕新颜——赤湾学校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回顾了赤湾学校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学校从面临教师通勤难、骨干流失、生源基础薄弱等现实困境,到逐步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推进“星辉战略 ”课程改革与“星梯工程 ”师资培育,开发“满天星stars”五育融合课程体系,首创“三融双翼 ”科学教育模式等,以集团化办学势能驱动老校焕新,铸就了湾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赤湾范式 ”。    

赤湾学校三年的巨大变化,为青年干部们提供了最直观、最贴近的经验与思路。“此次深入赤湾学校的‘争锋行动 ’令我深受震撼与启迪。 ”集团党政事务部主任袁君说。在她看来,孙立春校长的实践,生动诠释了集团化办学资源的整合智慧。学校将区位劣势转化为山海特色教育优势,展现了教育者攻坚克难的可贵担当。    

 “赤湾学校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打破常规的教育模式……通过颠覆重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了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南二外集团课程与教学部邱钰部长评价,如今无论是学业成绩,还是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都成果丰硕,彰显了学校在改革创新道路上的卓越成效,“此行获益匪浅 ”。  

知行合一:学思践悟与蓝图肇画

所谓知行合一,关键在行动。培训的结束,应是行动的开始。培训结束不久,集团青年干部们便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将这些教育创新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真正实现从“知 ”到“行 ”的跨越。 

“从2024年深秋到2025年盛夏,我们39位学员循着‘长三角经验对标——深圳本土实践——集团生态重构 ’的轨迹,在上海高安路一小的‘七彩课程 ’里触摸教育温度,在杭州采荷一小的‘荷文化”’中感悟传统与创新,在深圳宝安中学的数智治理中看见未来模样……”南二外集团党政事务部袁君部长说。这八个月里,身为训练营“班长”的她,与青年干部一同带着“政治过硬、治校有方 ”的嘱托,奔走于17所标杆学校,在课堂观察、校长座谈、小组研讨中形成了39份深度学习心得,在集团落地实施了42个特色项目。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思想淬炼与能力提升的契机,更是一场教育理念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探索之旅。 ”集团学生发展部董科部长说。他从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创新思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五大维度总结了自己的收获。他表示,未来自己将深耕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努力构建教育共同体。“教育者需以‘破界 ’的勇气拥抱变革,以‘扎根 ’的定力深耕育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从‘文化创建、个人品质、教学能力、 专业成长 ’等维度重构了认知体系,作为中层干部,既要像根系深扎大地的榕树,从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又要如枝干伸向天空,在专业领域持续精进,更要成为滋养团队的沃土,让更多人获得成长的力量。 ”海岸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孙翊蓝说,未来,她希望从四个方面思考和提升自身工作:高品质文化建设赋能发展未来;高质量开展项目式、跨学科主题学习,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高水平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标准推进家庭社会学校协同育人工作。   

而学府一小的彭路丰主任则已经计划创新学府一小的德育课程体系。 他基于学习成果及学校实际,已经制订了学府一小的德育课程实施方案框架。“本次培训不仅让我领略了教育创新的多元路径,更坚定了知行合一的实践信念。未来,我将以德育体系建设为抓手,将所学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学府一小德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   

前海小学德育主任薛露露在上海参访名校时敏锐观察到,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秀毕业生形象。“这让我意识到每个学校都应明确自己想要培养的学生类型,优秀毕业生形象可以作为集团成员校办学定位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可视化探索。”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来看,它为集团各成员校提供了清晰且统一的人才培养方向指引,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培养具备特定品质和能力的毕业生展开,避免教学目标的模糊和分散。   

海德学校中学德育主任林美玲表示,海德学校初中部的“毕业生形象”——“小德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设计理念已通过班会课与学生讲解。在心理活动月,“小德 ”化身为“快乐天使 ”,为全校师生派发棒棒糖;在艺术表演活动里,“小德 ”又以“艺术小使者 ”身份,参与情景短剧表演。学校对学生品德修养、知识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育目标已实现初步具象化。   

“此次培训及后续实践不仅帮我解决了具体问题,更让我和德育、教学团队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新的认知。 ”前海学校学生成长处黄樱梓主任说,她通过借鉴红岭实验小学“课间微运动”和“TPS(Thinking, Pairing, Sharing)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本校课间秩序和课堂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共同聚焦于课程创新与融合、教师发展及学生主体性等领域的行动规划,他们强调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推动项目式学习,以实现课程的创新与深度融合;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希望通过分层培养、导师制以及跨校教研等多元化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参与学校治理,通过实践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具有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从“知行合一”中汲取奋进力量,南二外集团众多青年干部已为未来教育征程规划好行动蓝图。  

融合破局:带着梦想去创造          

在谈及此次培训对自己的触动时,多位青年干部提到培训开班时集团党委书记韩晓宏掷地有声的讲话。  

在2024年10月18日的开班仪式上,韩晓宏书记说,作为南山二外集团的中层干部,考虑问题一定要跳出自己所在的部门乃至学校,以更高的站位去思考,才知道有些事情到底该怎么处理。他提醒干部们,在“争锋行动 ”培训学习中,“要带着怀疑去学习,带着欣赏去挑刺,带着反思去工作,带着梦想去创造。”  

在推进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南二外集团以其独特的成员构成,始终秉持“集团统筹规划,学校协同发展 ”的基本原则,通过统筹调配关键资源、搭建共享平台,促进集团整体协同发展; 同时,充分尊重并鼓励各成员校依据自身特色与优势,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以实现集团内各学校的全面、均衡与高质量发展。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人才,而青年干部们则是其中的重要力量。“争锋行动”无疑是培养青年干部的一次难得机会。  

在南二外集团校长田亿欣看来,“争锋行动 ”既是系统学习教育发达地区或优秀学校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育人策略的宝贵学习机会,也是系统梳理南二外集团各学校发展成果、理清学校发展困境、探求变革思路的良好契机。  

站在这一高度,“争锋行动 ”更是一次集团内生发展的宝贵契机。  

“干部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就是要经常‘跳脱’一下,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思考问题,才能有更好的工作举措”。 田亿欣校长认为,让集团各成员校的干部们从日常的琐碎工作中抽离出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走访参观优秀学校,以旁观者的姿态去体验和思考别人是如何办学的,又是如何解决难题、解脱困境的,可以让干部们超越个人此前的固有思维模式,带来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  

田亿欣认为,南二外集团日常对干部们的培养坚持三个“多”,即多干事、多思考、多建设。首先,多干事,一个人的能力是在实干中磨炼出来的;其次,多思考,看问题要会举一反三,尤其是要懂得换位思考;最后是多建设,凡事以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思考和面对,即便过程有曲折,结局总会圆满。  

在这场意义非凡的培训中,干部素养显著提升,在组织管理、课程改革、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全面进步;学校发展路径明晰,各校精准定位发展目标,集团内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机制;干部梯队建设完善,建立青年干部人才库,选拔标准从“经验导向 ”转向“能力导向”。  

“争锋行动 ”的圆满落幕,绝非终点,而是南二外集团迈向教育新征程的崭新起点。在这场意义深远的培训中,青年干部们如破茧之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思考到行动的华丽蜕变。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激情,投身到各自的教育岗位上,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未来,集团将汇聚全体干部教师的智慧与力量,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打造具有南二外集团特色的教育品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诗篇!

(学校供图)

(作者:吴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