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报案3178件,深圳保险业闻“汛”而动 筑牢暴雨灾害防护网

08-05 19:02
摘要

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指导下,深圳保险业迅速行动,启动防汛防台“1+N”工作机制,统筹全行业资源,从组织部署、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到物资保障全链条发力,筑牢暴雨灾害防护网

受强季风影响,8月4日晚至5日晨,深圳市普降暴雨并伴有雷电和大风,深圳市气象台发布了继2018年台风“山竹”后首个全市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全市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指导下,深圳保险业迅速行动,启动防汛防台“1+N”工作机制,统筹全行业资源,从组织部署、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到物资保障全链条发力,筑牢暴雨灾害防护网。截至8月5日17时,深圳保险业累计接到报案3178件,估损金额6798.5万元。

8月3日,暴雨来临前,深圳市保险业协会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获取深圳水文中心预警信息,督促保险公司及时向承保客户规范开展各类灾害风险预警和提示。各保险机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防范暴雨应急部署会议,五大保险主体实行“分片区包干制”,对全市76个重点易涝区域开展防灾排查,完成排水管网通阻、小区挡水板及沙袋储备专项检查。同步构建行业防汛“一图统览”数据库,前置安排45台救援车、160名查勘员形成30分钟响应圈,预计降低水淹车案件约38%,减损近3000万元。开辟理赔绿色通道,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安排24小时值班值守,持续保持警惕。简化理赔流程,确保做到应赔尽赔、早赔快赔。

作为深圳保险业防汛防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单位,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联合交警部门建立“警保联防”响应机制,针对辖区12处低洼易积水路段开展车辆防灾转移专项行动。依托GIS风险地图、历史水淹数据和实时气象预警,精准划定3级风险管控区域,通过短信平台推送预警信息4800条、电话通知重点客户1320人次,并组织100名查勘员联合社区开展“扫楼行动”,引导车主转移车辆至指定应急停放区。同步协调交警部门设置电子围栏,对积水超30cm区域实施拖车动态值守,提前准备救援车辆28台、抽水泵15台,形成“15分钟拖离圈”。通过精准预警与联防联动,避免水淹车案件量激增,预计减少直接财产损失约1560万元,切实保障居民财产安全与交通秩序稳定。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查勘员在现场

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闻令而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组建专项小组赶赴现场,调集全辖理赔骨干力量投入抢险,妥善安置受淹车辆。通过短信等六大渠道向105万客户发送三轮预警,定向推送新能源车“涉水指南”,并排查全市百余处水淹黑点,利用大灾巡查工具发送2520条挪车提醒。在重灾区坪山龙田社区,公司设立“温暖驿站”现场服务点,组织救援车辆及时施救,并对周边受损客户主动回访,提供索赔指引与情绪安抚。

太保产险深圳分公司以“科技提效+精准风控”为核心,构建全流程应灾体系。风勘人员通过“水精灵”联动预警平台实时监测降雨,对触发预警区域客户及时推送防汛处置建议;运用无人机开展灾前风勘,协助农企清淤排水沟渠。组建137人党员先锋队,对全市204处易涝点开展风险排查,并配备专属救援车辆,确保“出险即响应”。8月5日上午,深圳某供水公司报案,暴雨导致水泵被泡、地库被淹,太保产险深分接到报案后立刻安排理赔人员赶往现场查勘,确定责任损失,帮助企业及时抢救,保障尽快恢复供水,守护民生安全。

太保产险深圳分公司闻“汛”而动

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以“早部署、快响应”为原则,立即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重点围绕光明区3个易涝红点开展实地摸排,对物资不全的小区、商场及堵塞街道进行风险提示,提升客户防范能力。其“立体式预警网络”覆盖太平通APP、短信推送系统及客户服务群,已发送预警信息超万条。理赔环节实行24小时在岗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坚持“能赔快赔、应赔尽赔”,确保每一笔赔付都能传递保险温度。截至8月5日中午,已完成36单报案案件的查勘工作。

国任保险依托总分联动,深圳分公司第一时间启动Ⅰ级应急响应,以“7×24小时专线+线上平台”构建全天候服务网。通过短信、APP、客户群等多渠道推送预警信息。创新“免现场查勘”服务,水淹车辆、房屋进水等小额案件线上确认损失后直接赔付。截至8月5日10时,已引导18台拖车救援,农险水淹案件2件进入加急审核流程,预赔付通道为农户灾后恢复提供资金保障。

鼎和保险依托总分联动,其自主研发的“风险云”系统,以客户资产位置信息为基础,精准定位涉险区域,3天内累计推送预警短信30余次、覆盖24万用户;同步开展一对一电话排查,确保服务前置。全面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小额案件免查勘、免单证,推行“先赔付后修车”政策,人伤案件快速调解。从预警到赔付全流程线上化,最大限度减少客户等待时间,以科技力量筑牢灾害“缓冲带”。

此次暴雨中,深圳保险业以“科技+服务+速度”的组合拳,不仅发挥了保险经济的“减震器”作用,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保险企业的责任担当,全力保障了市民人身财产安全与社会平稳运行。

编辑 张琳曼  二审 杨乔博  三审 丁庆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