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十五运会田径赛事正式拉开帷幕,首日焦点战聚焦广东珠海金湾赛区,男、女子20公里竞走两枚金牌先后诞生,为本届全运会田径赛事点燃第一把火。当珠海金湾“最美滨海赛道”的海风掠过终点线,身着粉色战袍的刘虹迈着稳健步伐冲过计时点,38岁的她以1小时28分46秒的赛季最佳成绩斩获第四名,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为自己最后一届全运会的个人赛画上了圆满句点。

刘虹在比赛中。
38岁老将的千锤百炼
没有奖牌加身,却赢得全场观众最热烈的起立致敬,这位扎根深圳二十余年的竞走传奇人物,用二十年五战全运的坚守,书写了体育精神最动人的注脚。
本次竞走赛事的举办地独具特色,设在珠海市金湾区的海滨公路,每圈1公里的封闭循环路线要求选手完成20圈角逐,一侧是碧海蓝天与白色浪花相映成趣的海岸线,一侧是绿意盎然的城市碧道,隔水相望便是横琴与澳门的城市风光。当日20℃的气温搭配60%的湿度,虽不算极端天气,却也对运动员的体能分配和耐力储备构成持续考验,尤其20圈的循环赛道更需选手在重复中保持专注与节奏。
发令枪响后,年轻选手们如离弦之箭冲在前方形成第一集团,刘虹的身影则稳定嵌在紧随其后的队伍中,标志性的“虹式跨步”高效而稳定,带着千锤百炼后的独特韵律感。
刘虹超凡脱俗的坚韧在十五运会赛场再度绽放,20圈的循环赛道上,十公里过后乳酸开始累积,每一步都是对胫骨、膝盖和髋关节的反复叩击,不少年轻选手面露难色,而刘虹始终保持专注与平静,将艰难藏在与身体极限的无声对话中。凭借精准的步频控制和二十年沉淀的大赛经验,她在最后阶段依然稳若磐石,刷新赛季最佳、夺得第四名的同时,展现了老将的从容与风骨。
二十余载的坚守初心
时间回溯到2005年,18岁的刘虹首次踏上全运会赛场,彼时初出茅庐的她已展现过人天赋。从区体校的青涩训练到跻身国家队的星光闪耀,深圳这片热土见证了她从青年冠军成长为世界名将的蜕变。横跨六届、参赛五届的历程中,她曾在2009年全运会摘金,2017年因孕育新生命遗憾缺席,却从未熄灭对竞走的热爱。“练竞走二十多年,我的前半生都围绕它展开,它注定贯穿我的人生。”这句感言道出了她与这项运动的深厚羁绊。
作为妈妈级选手,刘虹的复出之路比常人更显艰辛。2018年生下女儿后,她克服产后身体机能下降的挑战,从零开始恢复训练,高原集训的日晒雨淋、室外训练的风吹雨打,都没能阻挡她重返赛场的脚步。2019年,复出不久的她便打破女子50公里竞走世界纪录,成为首位跑进4小时的女性运动员,她用实力证明“妈妈选手”同样能站上世界之巅。
中国竞走的旗帜人物
这场比赛被视作传奇与新王的终极较量,巴黎奥运会冠军杨家玉以1小时27分34秒摘得金牌,而刘虹虽无缘领奖台,却赢得了对手与后辈的敬意。江苏队季军杨惜珍坦言,刘虹的存在对年轻选手而言是一种激励,而刘虹在赛后面对记者的一句“对这个成绩很满意”,道尽了坚守的重量。“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走到现在,总是在每一次、每一个节点要坚持在赛场上的那种愿望支撑着我,不知不觉就参加了五届全运会。”这番话的背后,是二十多年职业生涯沉淀的坚韧,早已无关奖牌,而是为了对得起每一滴汗水与身上的运动服。
作为东道主选手,她直言“广东培养了我二十多年,有义务扛起广东竞走的责任”,这份担当让38岁的她依然保持着顶级竞技状态。
从里约奥运会夺冠实现大满贯,到东京奥运会摘铜续写传奇,再到巴黎奥运会第五次出征,刘虹的职业生涯载满荣誉:两项世界纪录、世锦赛冠军、奥运金银牌,成为中国竞走当之无愧的“精神象征”。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郑蔚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