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艳
跨境电商国际巨头“抢滩”入驻,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国内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前海合作区正以蓬勃活力成为外资深耕中国、链接全球的战略支点——今年上半年,前海实际使用外资达123.26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深圳市总量的59.0%;其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际使用外资107.02亿元,同比增长40.5%,亮眼数据印证了全球资本对这片创新高地的坚定信心。
外资的持续涌入,源于前海以规则衔接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在金融创新领域,前海率先试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总量管理、跨境理财通等政策,新设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额度占深圳八成,新加坡星展银行增资近16亿元入股深圳农商行成为跨境金融合作典范。区内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外资企业通过跨境资金池降低运营成本超40%,金融活水持续滋养实体经济。
法治环境的国际化接轨同样为外资护航。前海建立全国首个域外法适用体系,深圳国际仲裁院服务覆盖142个国家和地区,为跨境经贸纠纷提供高效解决路径。政务服务的不断升级更让便利化落到实处:“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实现港澳投资者“零跑动”落户;人工智能AI审核奖励政策推动企业申领材料减少70%,审核时间从“按天计”压缩至“按秒算”。上半年,前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451家,同比激增99.6%,彰显出外商投资“首选地”的强大吸引力。
《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的发布,让前海与香港的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在民生领域,前海为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奖励、居住补贴及子女入学保障,港式商业街区的建设与蛇口码头“海港客运+跨境直升机”复合口岸的升级,让深港生活圈更便利。产业协同方面,“AI+无人船”示范基地、直播电商基地等深港合作项目加速落地,“前海港企贷”等金融试点扩面惠及超万家港企。此外,前海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在医疗、金融领域开展跨境传输试点,帮助企业降低数据合规成本30%。
坚持现代服务业与科技产业双轮驱动,前海已构建起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上半年,金融业、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外资投入的三大主力,分别占实际使用外资的29.5%、29.4%和17.5%,其中金融业外资增长19.5%,高技术服务业外资增幅高达72.4%。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同样显著,上半年前海新增3家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企业,累计达52家,占全市总量的30.8%。
优质的宜居宜业环境为前海加分不少。目前,前海已建成4个国际化街区、9所国际学校及国际人才港“一站式”服务矩阵。
如今,已有超1.2万家外资企业扎根前海,超52%的华南美国商会会员计划在此设新机构。下一步,前海将深化多领域开放,以“改革确定性”书写高水平开放“中国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