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沙俊同成为摩托车手的第9年。从车队里的小小修车工,到初露锋芒的少年赛车手,再到手捧奖杯的冠军赛车手,一路以来,沙俊同用深圳特有的青春与活力,在梦想的航道上破浪前行。从最初小心翼翼地试水启航,到如今在赛道的惊涛骇浪中自如掌舵,他正驾驶着梦想的帆船,驶向更辽阔的远方。
引擎里开出梦想之花
2016年,怀揣赛车梦想的“深二代”少年沙俊同,在征得父母同意后,独自踏上求学之路。作为一名“深二代”,敢闯敢试的特质贯穿着沙俊同的成长轨迹。童年的他热衷于拆解、重装玩具车,了解玩具车的内部构造;小学时,他创办了汽车社团,和同样喜欢玩汽车模型的同学一起研究车辆;中学时期,在看完摩托车现场比赛后,他毅然选择转换人生赛道,带着憧憬和冲劲,投身赛车领域。
沙俊同说,自己一直记得选择赛车的那个瞬间。初一暑假,他有幸前往珠海现场观看赛车比赛,赛道上摩托车的轰鸣声与看台上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交织到一起,让他十分激动。突然之间,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周围的声音像是被无形的手一把抹去,只剩下咚、咚、咚——那是他自己的心跳。在骤然寂静中显得如此响亮。心跳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急,像是某种滚烫的东西从内心深处破土而出。“当时我的心就好像被火点燃了一样,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赛车手。”
从珠海回来后,沙俊同和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果不其然受到了父母的反对。好在,沙俊同的父母和他一样,被深圳开放、包容的特质影响着。最终,在反复确认过儿子的决心后,父母选择陪伴他、支持他。“我的父母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来到深圳,深圳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我的母亲。她初中毕业后就来到深圳奋斗,逐渐成长为独立女性,敢于表达自己、做自己。14岁那年,我敢一个人前往珠海追寻梦想,也是被她的经历所激励。”
少年车手的“野蛮生长”
在办理完退学手续后,沙俊同的母亲带着他来到教练胡照能的车队。14岁的少年,正处于想法多变、跃跃欲试的年纪。当时,胡照能并不确定沙俊同是真的做好了准备,还是仅仅是一时心血来潮,便让他从最基础的修车工做起。每天上午七点,沙俊同就得起床,为车队的赛车手们准备好当天的车辆、处理车队的杂务,同时还得抽空和机械师学习修车知识,“(当时的)我每天都很崩溃,这比想象中辛苦太多了。但既然是自己要求来的,如果因为太辛苦就打道回府,会显得很没有毅力。”就这样,沙俊同在“给车辆加油”“检查胎压”“修理车辆”“等待学车”等事情中,度过了在车队的前半年时光。
半年过去,与修车技能一同增长的,还有沙俊同那颗渴望赛车的心。他找到教练,想了解自己还需要多久才能练车。也许是看到了他的坚持和热爱,教练同意沙俊同每周抽出两天时间参与练车。而第一次练车,沙俊同就展露出了他的天赋,“我还记得第一次师父带我去小赛道里骑车,他很惊讶我能骑得这么好。其实,以前只要他们一出车,我就会把手上的事情都放下,去赛道边上观摩,看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就这样练习三个月后,沙俊同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比赛,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摩托车比赛奖项——广东地区的小摩托车比赛第二名。两个星期后,他在佛山的赛事中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同一年里,沙俊同从150CC排量的摩托车跳到了250CC,再跳到了600CC,实现了排量三连跳。在此后几年,沙俊同参加了多场比赛,拿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奖杯,并成为珠海国际赛车场600CC华人赛道纪录保持者以及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600CC赛道纪录保持者。
当追风少年成为造梦者
2021年对于沙俊同而言,是特别的一年。那一年,他加入了雅马哈中国赛车队,站上了更高的赛车舞台。但也是那一年,一直以来支持他、陪伴他的母亲患病,正在经历着痛苦的手术和化疗。母亲的病情让沙俊同意识到,自己不能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下追逐梦想,他决定创建自己的赛车俱乐部——“闪电22”。提及名字由来,沙俊同说:“‘闪电’代表着速度很快,一闪而过。而‘22’是我比赛使用的号码,组合在一起就代表着我对速度的追求。”母亲十分支持他开设俱乐部的决定,并且投资了第一笔资金。4年过去了,车队会员从最开始的2名发展到如今的40位,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一样的职业背景和人生轨迹,是那颗对赛车的热爱之心将大家聚到了一起。沙俊同在为他们提供赛车指导、车辆维修、改装等服务的同时,也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近23年的时光,将这个敢闯敢试的“深二代”少年雕琢成了赛道上自信、耀眼的优秀赛车手。如果说珠海是沙俊同赛车梦想的启航点,那深圳就是他扬帆远航的港湾。这座以“闯”为精神底色的城市,始终如灯塔般为他的逐梦之旅指明方向——当他初次触碰油门时,深圳给予他勇往直前的勇气;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深圳为他注入无惧挑战的力量;而今手握冠军奖杯时,深圳又以“永不止步”的基因推着他驶向更辽阔的舞台。现在在工作之余,沙俊同每周至少要安排三次体能训练和额外的赛道训练,时刻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今年下半年,他还将参加CRRC中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以及亚洲公路摩托车锦标赛两场赛事。未来,他希望更多地参与推广深圳赛车文化,将这份热爱与坚持传递给更多人,让引擎的轰鸣声点燃更多年轻人心中的梦想,让更多追梦者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速度与激情。
编辑 林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