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张玮玮 通讯员 郑嘉纯 文/图
7月26日,2025年龙华区第四届“普法小使者”培育活动在深圳民法公园、民法博物馆举办。150名学生成为“普法小使者”,加入“童”声普法行列。
“普法小使者”练本领,解锁法治新技能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普法办指导,龙华区委依法治区办、龙华区司法局、龙华区教育局、龙华区普法办主办,民法博物馆、丹湖社区工作站承办。

活动伊始,民法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新晋“普法小使者”们开展了系统的培训,不仅详细地讲解了深圳民法公园的整体概况、民法博物馆各类普法活动的参与模式,更详细解读了作为普法小使者的相关规章制度与日常工作细则。此举让“普法小使者”们对未来的工作内容、具体要求有了清晰认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了自身在履职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与需承担的义务,为后续顺利开展工作筑牢根基。

随后,民法博物馆的礼仪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详实的礼仪专题培训课,礼仪老师从礼仪的概述、礼仪的分类、口部操、气息训练、绕口令等五个方面作形象而细致地解说,为“普法小使者”的专业普法之路赋能。

“讲解时要做到站如松、行如风,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游客。”培训课上,礼仪老师开篇便从着装规范、仪容仪表等细节切入,细致解读仪态举止的要点。她特别针对站姿与引导参观的礼仪要领进行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强调大方得体的外在形象既是对游客的尊重,更是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现。

礼仪老师还带领“普法小使者”们循序渐进开展训练,先是通过口部操活动口腔肌肉,再进行专业的气息训练强化发声支撑,最后以绕口令练习巩固发音技巧。同学们踊跃参与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法景交融拓新知,“童”声普法薪火传

培训结束后,民法博物馆讲解员带领“普法小使者”们深入漫步民法公园、细观民法博物馆,结合实景景观讲解法治知识。在此过程中,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结合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普法小使者”们沉浸式参与,让大家不仅在实地体验中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职责,更循着深圳民法公园的景观脉络系统学习了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在与法治文化的零距离接触中,悄然接受着法治精神的浸润与滋养。
“今天不仅跟着老师学习‘普法小使者’的礼仪规范,还能一边逛公园一边学法律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真的太有意思了!”一位新晋“普法小使者”兴奋地说,“我特别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普法小使者’,把我在深圳民法公园学到的民法典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童”声普法——龙华区“普法小使者”培育活动是龙华区司法局打造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特色品牌。自2021年9月起,龙华区司法局联合区教育局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发起“普法小使者”招募活动,正式开启青少年法治代言人的培育计划。此后,全区每年持续吸纳新一批青少年加入队伍,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扎根生长。截至目前,龙华区已连续举办四届培育活动,累计培养550名“普法小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