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刘大政 唐黎明/文 记者 卢正辉/图
教育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思维的启发。近日,区教科院组织开展2025年光明区中小学教师全员暑期研训活动,各学科以“为迁移而教”为研训主线,强调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课标落地、技术赋能、专业能力到团队共建,全方位探索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让能力快速成长。
2025年光明区中小学教师全员暑期研训活动现场。
小学数学研训中,广东省特级教师王纯旗老师以数学教育的三大基本问题——“为何学、如何学、教什么”为切入点,深刻指出课堂教学需依托新课标,实现从“教知识”“教解题”到培育“会学习”“会解决”能力的本质跨越。同心小学副校长彭艳英以“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的方法与思考”为主题,结合具体案例呈现了小学数学“圈理拎”三步研读法,助力教师高效转化教学资源。
生物学研训中,区教科院生物学教研员刘大政剖析了当前初高中教学困境,直指新课标落地的现实痛点,并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拆解“确定主题-目标分组-计划决策-实施交互-成果展示-多维评价”六步框架,为教师指明了新课标落地的清晰路径。区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唐邦顺以“人工智能辅助深度教学”为题作分享,强调命题改革牵引教学改革,教师应聚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传统的事实性问题转向设计更多能培养学生推理、概括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光明小学副校长周烨以“教学智能体赋能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阐述了教学智能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价值与运用策略,结合实践案例生动呈现了教学智能体在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深度求索、课后作业设计等方面的运用。
区教科院初中物理教研员孟哲在分享中系统梳理了青年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的教师成长周期,明确指出各成长阶段需掌握的核心能力。区教科院体育教研员蔡于江指出,本次体育研训形成了理论建构、技能展示、竞赛经验的立体研训生态。华附光明星河小学麦原野老师以“篮球技能展示与设计策略”为主题,通过动态演示拆解了三步上篮教学难点;光明区高级中学严行则老师针对“高中专项技能教学策略”,结合实战解析分层训练体系。
“为迁移而教”不仅关乎课堂,更有赖于团队协作与系统支持,在本次暑期研训精品课建设中是一大亮点,各学科通过标准化打磨将迁移理念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范式。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一群人带动另一群人。区教科院打造的暑期研训平台,让精品课建设、思维课堂构建、素养命题等优秀经验在区域范围内迁移共享。这种共研共生的研训生态正是教育迁移力的最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