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祖兰 通讯员 张嘉成 文/图
7月的深圳热浪翻涌,比天气更炽热的是全球资本奔赴宝安的投资热情。
7月16日,全球航空航天巨头赛峰集团中国区总代表兼赛峰中国总经理贺明(Rémi Paul)一行走进宝安。“宝安区聚集超610家无人机及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涵盖飞行器制造与零部件、飞行服务等领域的较完整低空经济产业链。”宝安区投资推广署的工作人员热情介绍着,引导考察团迈入位于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内的全国首家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在丰翼科技物流运营中心,满载快递的无人机腾空而起,7分钟跨街道、40分钟飞越深中通道的“空中物流网”令外宾惊叹,充分展现了中国低空经济领先区的硬核实力。
“宝安低空产业的基建落地性、企业集聚性、产品多样性、场景创新性等,远超我们预期。”Rémi Paul在考察期间感叹。这场考察背后,是国际航空航天巨头对中国不断发展的低空经济领域的浓厚兴趣,更折射出全球产业界对宝安这片创新高地的密切关注。
▲Rémi Paul一行考察宝安区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
低空经济“起飞”:外资考察的“强磁场”
在宝安的低空版图上,一个个“全国首个”勾勒出产业高地的轮廓:全国首个区级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政策、首个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枢纽、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低空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宝安低空无人机产业集群年产值已达107.49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速13.1%,610余家关联企业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从飞行服务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Rémi Paul一行考察丰翼科技物流运营中心。
丰翼科技的无人机日均派送2万单,70公里跨湾运输40分钟直达;全国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58条常态化物流航线编织起空中网络……这些场景让赛峰集团看到了低空经济的“宝安样板”。正如深圳市航空业协会秘书长谭超尘所言,宝安在场景落地与空域试点的示范作用,不仅引领全市,更成为全国标杆——这正是吸引国际企业目光的核心密码。
外资“加码”:从考察热到投资潮
赛峰集团的到访并非孤例。在2024年,超400家境外龙头企业参与宝安专题投资活动,数十宗外资项目成功落户,其中不乏星展银行、瑞吉酒店等知名企业。2025年以来,宝安外资版图更是持续扩容:新加坡星展银行增资近16亿元人民币增持深圳农商行股份,东方希望将国际总部落子宝安,阿联酋迪拜未来基金会、泰国暹罗天地等考察团蜂拥而至。
▲今年3月,宝安迎泰国暹罗天地考察团。
这些动向背后,是外资对宝安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从迪拜考察团聚焦低空经济与会展合作,到澳门企业家代表团探寻商业零售机遇,再到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实地考察九围国际总部片区,一波波“外资暖流”涌向宝安。
数据印证着这份热度:据投资推广署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宝安外资企业数量已突破9000家,外贸备案企业数量稳居深圳首位,2025年上半年新落户优质外资项目超去年同期,“投资宝安”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引力解码:全产业生态筑巢引凤
外资的持续涌入,源于宝安全维度的产业生态优势。作为制造业强区,宝安拥有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是国内制造业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区域之一。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让企业能实现“一天内找齐上下游,三天内做出产品”,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无缝衔接的产业配套。
在空间与政策保障上,宝安创新实施“四块地两间房十二快”战略,加快土地供应,让好项目有空间可落、好企业有土地可用。前海与宝安的政策互补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双15%”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宝安坐拥六位一体交通体系。
区位交通的 “硬核实力” 同样不容忽视。宝安坐拥 “空港、海港、高铁、高速、普路、地铁”六位一体交通体系,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年国内货邮吞吐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深中通道开通后成为联通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超级枢纽”,处于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核心,为外资企业辐射全球市场提供了便捷支撑。
招商方法论:打造招引“宝安范式”
“心诚行远、周到服务、生态联动”是宝安摸索出的一套系统化、专业化的招商打法。
近年来,宝安区秉持“心诚+行程”的招商诚意,主动出击,奔赴全国、全球挖掘项目线索,以全球视野拓展招商版图。近年来,宝安招商团队的足迹遍布全球重要经济体: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到中东欧的匈牙利,再到欧亚交汇的土耳其、非洲南端的南非,通过举办产业推介会、经贸对接会等活动,与当地政府、商协会、企业交流合作。
今年来,区投资推广署稳步推进“1+8+5+N”投资推广计划,已赴国内城市开展8场投资合作活动,其中上海举办的2025深圳宝安“外资+新质生产力+现代服务业”系列投资合作活动吸引10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参会,现场挖掘超10家意向投资外资龙头企业;境外方面,开展匈牙利布达佩斯经贸合作交流会、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企业出海合作座谈会等。
“两年跟踪服务,换来东方希望国际总部。”宝安区投资推广署的这句总结,道出宝安一贯以来的招商服务态度。该署2023年精准捕捉到东方希望集团业务拓展信息,专门为其“量身定做”式组建了一支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主动赴上海登门拜访,提供从政策解读、投资方案优化到选址注册的全周期服务。通过两年线上线下多轮对接,赢得企业高度信任,最终促成项目落地。
当传统招商仍陷于“拼地价、比补贴”的窠臼,宝安已构建起一套产业招引的“系统解法”。以链聚企,锻造产业“共生体”:宝安区围绕重点产业集群“按图索骥”,低空经济领域引进飞全市首家低空载人飞艇项目英招航空;机器人产业推动长盈精密机器人双臂生产基地落户;海洋产业引入无人船领军欧卡智舶、水下机器人行业领军瀚海蓝帆;上半年落户的97个市外重点项目中,60%为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以商引商,激活“蒲公英效应”:依托丰翼科技、美团等龙头企业,带动赛峰等国际企业考察;通过银河通用、云豹智能等独角兽项目,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以场景促创新,让技术“看得见”:开放全国首个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启用载人航空器客运中心、打造欢乐港湾无人机观光试点,让外资企业亲眼见证技术商业化路径。
数据是招商打法的最好成果证明,2025年上半年,宝安新增挖掘市外重点项目约550宗,意向投资额900亿元,落户“双500强”项目10宗。
从赛峰集团考察低空经济,到星展银行持续增资,再到东方希望布局国际总部,外资与宝安的“双向奔赴”不断上演。宝安区投资推广署的实践印证: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当下,宝安凭借全产业链生态的“硬支撑”、高效政务服务的“软环境”、优越区位优势的“强辐射”,已成为外资深耕中国市场、链接大湾区资源的重要战略支点。
随着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新赛道的加速崛起,宝安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这里的每一次外资项目落地,都是全球资源与本地优势的深度融合,不仅为宝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更书写着大湾区对外开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