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地商会荣膺省级表彰,成“百千万工程”标杆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章华 刘红胜 文/图
07-13 11: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全省工商联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在清远召开。会议对在“百会万企”行动中表现突出的50家商会给予通报表扬。其中,龙岗区坪地街道商会是深圳市上榜的三家商会之一,也是龙岗区唯一上榜商会。这是坪地街道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后的又一重量级荣誉,其背后是该商会近年来在产业帮扶、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以精准帮扶构建“输血+造血”双循环

自2023年以来,坪地街道商会多次随同街道帮扶工作组深入汕尾海丰、惠州龙门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定向扶持”模式,为欠发达地区注入发展动能。在海丰县陶河镇,商会定向捐赠1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5万元购置市容巡查车,提升镇域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另5万元用于购置景观林木,打造“一街一景” 的乡村风貌带。这种“硬件升级+环境美化”的组合拳,让陶河镇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消费帮扶层面,商会创新“以买代帮”机制,发动辖区有食堂的企业优先采购海丰陶河镇滞销水果玉米。仅2023年,会员企业就累计采购近800箱,金额达3.8万元。同时,商会通过微信公众号专题推广、展会增设展位等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帮助当地农产品打开市场,使陶河镇玉米的认知度大幅提升。

以产业赋能激活县域经济新引擎

在龙门县,坪地街道商会的产业帮扶举措更是成效显著。通过组织多次考察对接,成功推动会员企业深圳市金昌辉科技有限公司与惠州企业联合投资11亿元建设金昌辉新材料龙门项目。该项目占地122.5亩,规划建设32条光学膜生产线,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4亿元,将有效带动龙门县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这一项目不仅为当地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更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落户,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

以治理创新打造“商会+司法”化解纠纷样本

作为全市首个“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探索者,坪地街道商会调解指导中心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受理纠纷案件314宗,成功调处70宗,涉及金额约2030万元。作为“2023年深圳基层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典型案例”,该机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司法资源前置,通过“政协委员+法官+商会调解员”的三方联动模式,实现矛盾纠纷的高效化解。例如,在某企业劳资纠纷中,商会调解员联合法官团队,仅用10天就促成 47名员工与企业达成补偿协议,既保障了劳动者权益,又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这种“情理法”融合的调解模式,被省工商联列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推广。

以长效机制构建全周期帮扶网络

为确保帮扶工作持续发力,坪地街道商会建立了“调研-实施-反馈”的闭环机制。在汕尾帮扶中,商会定期回访陶河镇,根据当地需求动态调整帮扶方案;在龙门产业项目中,安排专人对接企业,协调解决工程建设等问题。同时,商会还将帮扶工作与会员企业发展深度绑定,通过“商会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引导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拓展市场空间。例如,参与帮扶的企业可优先获得商会组织的供应链对接机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次表彰是肯定,更是鞭策。” 坪地街道商会会长陈惠东表示,商会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百千万工程”各项举措,持续探索“商会+”模式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为深圳乃至全省的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更多“坪地智慧”。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林捷兴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章华 刘红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