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通关”解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粤港澳三地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7-08 19: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开放共享、携手并进。

7月8日,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开放共享、携手并进”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阶段成果等。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黄明忠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我国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共同承办赛事,联合办赛模式具有开创性,已建立起“1+4”的粤港澳联络机制。

据悉,关于“1+4”粤港澳联络机制,“1”指的是国家层面的组委会港澳工作协调部,“4”指的是粤港澳层面的四个常态化联络机制,包括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联络会议两月一次,首席联络官两周一会,联络员每日沟通,24个联合工作组定期会商。

通过高密度的沟通协商,粤港澳三地在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分别是: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值得一提的是,在通关方面,横琴口岸将24小时通关。

十五运会会徽设计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同心礼花的图案,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同心同源、深度融合;吉祥物设计以粤港澳三地共同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出的“喜洋洋”和“乐融融”寓意不忘故乡、深爱家园。竞赛日程兼顾三地需要,既避开广东的台风天气,又考虑到香港市民对击剑、橄榄球项目的喜爱,也兼顾到与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错开。

对于备受瞩目的“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这一跨境赛事,在“硬联通”方面,将实现半天跨三地,运动员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到达横琴后,回到珠海香洲区,全长230公里;在“软联通”方面,将实现时速40公里的无感通关。组委会在优化路线、口岸通关、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密切合作,让运动员可以时速40公里的速度“无感通关”。

黄明忠向全国观众发出邀请:“今年这个赛事将在开幕式前一天,也就是11月8日举办。诚挚邀请大家亲临现场,跟运动员一起加油助威,一起感受‘湾区脉搏’的最强跳动!”

全国运动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为实践绿色办赛,香港没有为全运会兴建新的场馆,而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承办赛事,当中包括举行铁人三项的中环海滨和维多利亚港、沙滩排球的维多利亚公园、场地自行车的香港单车馆等。这些场地都是现有的社区共享空间,除节省办赛成本外,在比赛前后也持续开放给市民使用,满足全民健身和体育发展需求,为城巿带来综合效益。今年三月刚刚开幕的启德体育园亦会是全运会香港赛区的主要会场。

此外,两个跨境赛事也是本届全运会的亮点。由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赛和由深圳承办的田径马拉松赛分别已在去年十一月和今年二月举行测试赛。这些跨境赛事从比赛路线的设计到运动员、观众和车辆的快速通关,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三地政府的共同筹划和密切配合。十五运会及残特奥委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表示,澳门也参与承办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比赛路线将跨越粤港澳三地,是十五运会唯一连通三地的比赛项目。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